长城那么矮完全是摆设?西方学者:你们挡住匈奴,却“害惨”欧洲
长城比农家院墙高不了多少,它到底能住什么?
历史上游牧民族多次突破长城席卷中原,长城似乎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可是,我们的祖先依旧将长城看作保命依仗,并且西方学者还声称是长城将匈奴逼到了西方,匈奴铁骑席卷欧洲,这锅居然要中国长城来背?
这脑回路,真是清奇!
可细细一品,这说法还真有点意思。
它和欧洲的命运,到底有啥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一道无法逾越的防线!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从此结束了各国之间互相割据、各自修建城墙的历史,他立马盯上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这群人三天两头南下打草谷,搞得边境鸡犬不宁。
要稳住江山,就得先解决这帮“狼”,于是,秦始皇大手一挥,开启了“基建狂魔”模式,下令在原有城墙基础上修筑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
这个工程量,用“浩大”来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
千山万壑,戈壁荒原,无数劳工的汗水,筑成了这道数千公里长的巨型防线,虽说明长城平均高度很有限,但它可是“因地制宜”的典范,依山傍水,把地形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别看它矮,真要翻过去,难度系数堪比登天,长城不仅仅是一堵墙,它还是个军事堡垒,兼具防御、报警和联络功能。
烽火台星罗棋布,一旦发现敌情,点燃烽火,消息就能迅速传遍千里,层层关隘、堡垒连成一片,像一张大网,把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牢牢挡在了外面。
长城就是汉朝的救命稻草!
秦朝二世而亡,长城也跟着遭了殃,维护不力,漏洞百出,碰巧当时的匈奴那边却空前强盛,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游牧帝国,趁着中原王朝内乱,他立马带兵杀回来。
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也曾雄心勃勃地想解决匈奴问题,结果在白登山被匈奴骑兵包围,差点全军覆没。
这场惨败让刘邦彻底认识到了匈奴的厉害,不得不放下身段,采取和亲政策,花钱买平安,这种办法只能暂时缓解问题,匈奴人还是会隔三差五地来抢掠,边境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这种被动的局面直到汉武帝刘彻时期才彻底扭转,汉武帝大力发展骑兵,改革军制,培养了一批像卫青、霍去病这样的猛将,开始主动出击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
汉武帝时期,长城得到大规模修缮和扩建,向外延伸了不少,防御工事也更坚固了,有了坚固的防线和强大的军队,匈奴再也不敢轻易进犯中原了。
长城的作用无比强大
说白了,长城就是中原王朝的“金钟罩铁布衫”,保护了中原农耕文明的安全。
但是,它也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断了中原与草原的贸易往来,让草原游牧民族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就好比关上了水龙头,草原上的“水”越来越少,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不得不另寻出路。
当时的匈奴人处境其实很苦难,所以他们很多人只能被迫离开东方,转而向西方迁移,更何况当时的西方军事实力远在匈奴之下,所以匈奴进攻的压力会更小一些。
事实证明匈奴人当时也是想要找个“软柿子”来捏,因为面对强盛的汉朝军队和绵延不绝的长城,匈奴的胜率已经很低了。
因为这堵城墙的存在,游牧骑兵的威胁已经不值一提,因为骑兵在攻坚战中没有任何用处,长城的城墙虽然并不高耸,但是可以阻碍骑兵进攻,想要突破长城就只能步兵强攻,而游牧民族的步兵并不优秀。
这就是长城克制游牧骑兵最直观的体现,所以长城不需要过度高耸,只需要能克制骑兵的高度即可,还能节省很多成本。
匈奴西迁是长城导致的吗?
长城的存在,加上汉武帝的强势反击,让匈奴的南下之路彻底被堵死,他们被困住了,急需找到出路。
匈奴在北方草原生存不易,气候严酷,资源短缺,还经常面临自然灾害,日子越来越艰难,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踏上西迁之路,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这就像一个“连锁反应”,中原王朝强势就会苦心经营长城防线,匈奴进攻受阻,被逼无奈只能向西跑路,这其中长城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它像一道分水岭,将匈奴的命运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许多匈奴人迁移到了中亚和东欧,他们势不可挡,横扫欧亚大陆,他们一路走来,许多部落和小国不是被迫臣服,就是被迫逃离家园。
匈奴的铁骑让全欧洲都感到恐惧,此时的匈奴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的首领阿提拉更是个狠角色,堪称“上帝之鞭”。
在他的带领下,匈奴铁骑横扫欧洲,所向披靡,打得欧洲国家节节败退,匈奴的西迁,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改变了欧洲的命运。
长城与欧洲有关系吗?
美国历史学家巴菲尔德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观点:长城的修建间接导致了欧洲遭受游牧民族的侵害。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长城挡住了匈奴南下的路,迫使他们不得不西迁,最终导致了匈奴入侵欧洲,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个观点一抛出来,学术界就炸开了锅,一些学者觉得巴菲尔德的分析挺有道理,如果没有长城,匈奴可能会继续在中原地区活动,而不是跑去祸害欧洲。
当然,巴菲尔德的观点绝非完全正确,他们认为,游牧民族的迁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长城的修建。
生存压力逼迫游牧民族迁徙扩张,这背后可能是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资源短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使没有长城,他们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西迁。
长城最初是为了保护中原的农业社会,并非蓄意将灾难波及欧洲,秦始皇和后来的统治者在修建长城时,不可能预见到几百年后会发生的事情。
把欧洲遭受的灾难归咎于中国的防御工事,这锅甩得有点太大了,长城顶多延缓或减轻了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并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迁徙路线,历史事情很复杂,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
长城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山川之间,它不仅仅是古代的防御工事,更是历史的见证,一段无声的故事。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也见证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汇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认识长城,让它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信源:
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作者为托马斯·巴菲尔德
去古代地图里“看”长城发布时间:2024-10-16
《跨越千年说长城——万里长城始于秦》 澎湃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