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深圳创新发展要有耐心,追求长效机制
“深圳岗厦北站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地铁枢纽,上盖的厚度特别大。我们以组合结构实现51.2米,中间无柱子,听说这个地方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如果使用传统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都很难实现。”11月10日,在2024深圳院士专家咨询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如是阐释智慧化城市的思考:城市高质量发展一定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来应对。他甚至举例佐证:如果用不存在支架的先进结构,泥头车想撞都撞不到。
本次大会由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主办,论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发展,一批院士为大湾区城市创新发展和招贤纳才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聂建国认为,结构有形,创新无限,高性能、长寿命、低消耗的土木工程对于湾区新质先锋和创新城市建设可提供支撑。
那么,科技创新的力量是什么概念呢?“某一条路估算了一下,如果采纳我们的建议,每一公里节省1个亿,关键我们的性能还要好,并不是以牺牲性能作为代价的。”科技创新也是绿色城市的“催化剂”。他分析,如果我们节省10%的建筑材料的消耗,相当于对“减碳”贡献了2.8%。节省一方混凝土可以减少碳排放220公斤,这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大有作为。
借力超常规措施,深圳需要更多一流大学
实际上,智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根本,而背后是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周玉对于人才培养有真知灼见。他认为,大学是国之重器,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深圳创新驱动、面向未来的核心是人才。
“大学不像城市发展那么快,它需要积淀,尽管像港科大和南科大这样发展很好的大学也需要积淀。”周玉分析,从国际大都市与一流大学的关系来讲,深圳的发展还需要更多一流的大学,并形成开放多元包容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深圳必须在高等教育上有新的突破。虽然办大学不能像城市发展那么快,大学需要积淀,我们也需要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措施建设一流大学,与深圳国际一流大都市来相匹配。
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
而在聂建国看来,深圳是中国最有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对创新的鼓励,包括奖励政策、创新机制的完善和优化,他特别强调“创新可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非常显著的效益,特别要鼓励对于城市建设、土木工程这样的基础设施的创新”。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最近“耐心资本”成为热词,而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同样需要“长期主义”理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会长孟建民认为,深圳经过四十几年来的累积,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和成果。在未来城市的创新方面,希望要有耐心,有韧性,有长期主义的态度和精神,追求长效机制。
汇聚高层次人才成为大湾区重要“考题”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近年来,如何汇聚高端人才服务深圳乃至大湾区,也成为深圳各地的“考题”。
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在会上介绍,今年落地实施了《河套深圳园区人才认定管理办法》,全国首创“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的人才评价体系,解决了“人才认定渠道单一”的等问题,打造了全国首个、深圳唯一的大湾区人才驿站,为人才企业一站式提供了人才认定、出入境和住房保障等超过600项的服务,形成了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周江涛透露,目前福田区现有院士25名,千人专家46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超过3000人,“福田英才”也超过了3000名,人才金字塔的塔尖更高。
作为参照,按照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深圳全日制高校数量达到16所,深圳全市高校的全职院士达到112名。
主办方也表示,“2024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始于2017年的“深圳院士专家高峰会”,在每年的深圳“人才日”期间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至第八届,目前已成为深圳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阵地。
记者看到,在现场院士专家们共识中,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态势,粤港澳大湾区应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同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深圳而言,要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执行会长陈湘生现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科技创新是实现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高素质人才是实现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支撑。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际发展上起到多重引领作用,包括新技术、科技创新、理念、观念、思想的引领。他认为,未来应该凝聚对粤港澳大湾区、对国家有落地应用价值的技术研究,带动大湾区建立人才漏斗,成为人才高地。同时,借助大会平台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