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产值增长超15%!中山这个产业加快迈向“千亿级”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中山现代产业集群新“十大舰队”4个领航产业之一。作为政府积极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山生物医药产业近年发展明显提速:2019年至今中山获批一类化学创新药1个,生物创新药2个,生物医药产业年均产值增长超15%。
今年来,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又不断有大动作: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扩区提质,构建“一基地六园区”空间格局;10月份,《中山市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发布,细化对技术创新的各项补贴。
企业抢滩、人才云集、势能聚集……各方要素叠加,中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正朝着“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发展
跻身全省生物医药先进行列
不久前,康方生物一款双抗产品在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证明了比全球“药王”K药拥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抗药物“撼动了全球最领先的跨国制药巨头”。
康方生物。
康方生物创始人夏瑜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山生物医药行业的一段佳话。2012年夏天,夏瑜却带着“在中国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的初衷来到中山,与她的3位海归博士好友共同创办了康方生物。扎根中山十多年,康方生物已经培育出50多个创新候选药物,列“2023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TOP20排行榜”第5位。
近年来,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至今获批一类化学创新药1个,生物创新药2个,生物医药产业年均产值增长超15%。
随着产业竞争力水平整体上升,越来越多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选择落地中山。“我们要向中山康方生物团队学习,瞄准全球首个靶向治疗骨坏死的一类创新药,争取5年内,实现这款创新药上市。”2021年,美国海归陈继伟和另外3名好友来到中山,创办中山莱博瑞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一类创新药RAB001已经完成了美国和中国的临床一期试验,最近也获得CDE临床2期批件。
类似的案例正在快速复制,近年来,中山引进了恒动生物、莱博瑞辰、达影医疗、达石药业、泽辉生物、斑马药业等一批“创新强、潜力大、后劲足”的生物医药企业,同时大力扶持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中山市生物医药企业达6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0家,规上工业企业93家,年产值超1亿元企业39家,具有药品或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企业262家、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零售连锁总部)企业45家。
把脉精准 企业渴望加速落地
中山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其作为现代产业集群新“十大舰队”的4个领航产业之一。2023年11月,中山市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四位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专班办公室设在中山市科技局,负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工作。
有了市级层面强力统筹,产业新政加快推出:今年10月,《中山市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正式施行。在支持研发创新方面,《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创新药(1类和2类)、创新医疗器械(二类和三类)和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同时,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科研团队支持力度,对优秀青年人才予以倾斜支持,单个团队最高支持3000万元。
“对这些政策我们充满期待,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落地,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在11月1日召开的中山市企业家座谈会上,陈继伟作为行业代表,表达了对政策的强烈渴望。
值得关注的是,生物医药产业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大,投资周期长:一款新药从想法萌生到实现上市,平均需要12年,投入10亿元,成功率却不到10%。但是最终回报相当高。以康方医药为例,直到2022年,康方生物的收入才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增长态势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了新的里程碑——公司首次实现了盈利,净利润从亏损12.58亿元扭转为盈利24.9亿元。
“我们希望政府在资金方面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当下的资本寒冬,不仅仅针对招商引资项目,对已落地的优秀企业也应该继续支持”,当天,陈继伟还提出,医药企业对投融资需求也很迫切。
基于此,《若干政策措施》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成立10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天使基金,推动投早、投小、投重大创新,投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此外,中山将力争在3到5年内,打造总规模超1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集群,形成覆盖临床前、临床试验、产业化的全流程的产业投资体系,总计基金规模超35亿元。
布局
构建“一基地六园区”空间格局
从产业版图来看,中山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
位于火炬高新区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健康基地”),到今年已经整整30周年,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按照国际认可的GLP、GCP、GMP和GSP标准建设的集创新药物、中西药、保健品、健康食品、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材料研究与开发、临床应用、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产业园区。
10月底,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在2023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50强榜单中,中山火炬高新区位列第33名,成为广东省三个上榜园区之一。
优质的园区是中山生物医药发展的底气,不过从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健康基地也存在其瓶颈。“园区的配套感觉老化了,与江苏、珠海等先进产业园相比,还有提升空间”,一位企业代表建议,能不能在园区内增加公共食堂、健身房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整体品质。
此外,作为老牌生物医药产业园,如何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入驻,进一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是下一个30年能否保持增长的关键。
为此,今年的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扩区提质,构建“一基地六园区”空间格局,实现产业统筹布局、资源协同配置。
具体来说,就是将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山生命科学园、岐江新城健康服务业集聚区等纳入国家健康基地范围,总规划面积由13.5平方公里扩大至30.36平方公里,构建“一基地六园区”空间格局,实现产业“串珠成链”,集群发展之势。
以民众原药港、深中合作创新区、国家健康基地核心园区等为载体打造“湾区药谷”,力争全年新增12万平方米高标准GMP厂房,2到3年内整备出近千亩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推动国家健康基地建成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转化高地。
新动能持续注入:7月底,在健康基地3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经洽会上,30个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包括总投资额60亿元的11个大健康产业项目、10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5个产业服务平台。
共创
携手湾区伙伴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健康医药产业含“智”量高,以“千亿级产业”为奋斗目标,中山还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在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大湾区内部协同互补等方面持续创新。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创新活动,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企业创新活动的结果。近年来,中山聚焦重大创新平台方面,持续推进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检测平台发展。中山药创院现已建立11个专业化研究中心、5个新药研发技术平台,获得国家、省部级项目支持120多项,在研新药60多项,今年成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生物医药领域唯一的分中心。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对中山影响深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山全力推进与深圳、香港等地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不久前,深圳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火炬高新区,这是国创中心在大湾区布局的首个产业转化基地,将促进深圳和中山在创新、转化、制造三个环节的高效融合。
借助区位优势,中山还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及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鼓励企业加入周边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充分吸收周边城市的溢出资源。比如,中山积极推动“港澳药械通”政策扩大实施,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已引进“港澳药械通”11个药物品种及3个器械品种。深化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今年7月,中山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香港理工大学中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实现与香港生命科技和医药创新资源融合创新。
从科研平台、联合培养到成果转化,可以看到,中山已经形成了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雏形。未来,中山能否成为产业赛道上的一颗闪亮之星,还要考验各级部门推进与执行的力度和速度。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除署名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