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汽车行业利润率下降很正常,明年会面临更严峻挑战
“价格战+淘汰赛”同步进行,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最明显的特征。从年初开始,特斯拉率先宣布Model 3和Model Y降价,为这场大赛拉开了序幕。随后比亚迪一句“电比油低”,让赛事激烈程度进一步升级,理想、奇瑞、蔚来等品牌陆续跟进,之后更多车企如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也加入了战局。
与此同时,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又为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竞争提供了新的空间。为了应对供应链和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的问题,不少主机厂开始与电池厂商深度合作,甚至直接往上游进军,参与电池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进一步增强了控制成本的能力。
伴随这个现象的,还有车企日渐下滑的利润率和被淘汰品牌的增多。比如停工停产谋求生路的高合,眼看要步拜腾、赛麟、威马等一众昔日明星车企的后尘。广汽三菱工厂在解散后,已被广汽埃安“收编”用于实现增产扩能。
尽管近几年国内汽车销量一直在走高,去年便已突破3000万辆,但利润率上2021年为6.1%,2022年为5.7%,2023年降至5%,2024年前9个月只有4.6%。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看来,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调整期,利润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车企盈利分化持续加剧,也是大势所趋,“过去的荣光没有意义,如果产品已经落后了,就一定会被市场淘汰。未来中国市场是一定会出现像大众、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的!”
乘用车保有量偏低
中国汽车普及仍有极大提升空间
南都·湾财社在汇总《2024新能源汽车百强报告》(简称《百强报告》)数据时发现,今年国内各汽车品牌在销量表现上是有显著提升的,从宏观上看,2020至2023年国内汽车销量分别为2531.1万辆、2627.5万辆、2686.4万辆和3009.4万辆,而2024年1~9月我国整体汽车销量已完成2157.1万辆,同比增长2.4%。
但在崔东树看来,我国的乘用车普及水平在世界总体来看依然比较弱,不论是与人多地少的日本、韩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对比,还是跟经济水平不如我国的哈萨克斯坦等国相比,我们的乘用车千人乘用车保有量都比较低。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国际统计年鉴数据看,2021年中国乘用车千人乘用车保有量只有183辆,在世界上来说属于相对比较靠后的。再考虑道路承载力,我们的每公里道路车辆数量只有55辆,而对比波兰、意大利、新西兰等千人乘用车五六百辆保有量水平的国家,他们的车辆数是在每公里近100辆上下的水平,更别说韩国、以色列这些乘用车保有量比我们高了近一倍的国家了,所以中国的道路水平对乘用车的普及影响并不是很大。”
从以上数据他判断,中国汽车的普及还有巨大提升空间。相对于房地产,目前销售面积、单价、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一个相对高位的状态,但汽车消费还是全国市场唯一一个未被满足的消费品。“如果未来税收等政策给汽车普及更多的支持,中国内需肯定会拉动的更强。”
下沉市场隐藏着新机遇
二三线以下市场会成为新增长引擎
在崔东树看来,尽管许多品牌都在走“高端化”路线,但随着一线城市市场增速放缓,二三线城市以下的市场才会成为新能源车的增长引擎。
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动力电池产业的井喷式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的成熟,都在为新能源车开辟“下沉市场”新赛道。比亚迪的“电比油低”策略,直接将国产新能源车价格战拉到了10万元以下区间。小鹏、蔚来争相推出15万元区间车型、零跑销量“逆袭”“车二代”如吉利银河、长安深蓝的高性价比产品开始上量,都是新赛道开始成熟的标志。
“现在市场关注度高的、声量高的新车很多都在走高端化,在堆配置,但这对于市场来说是一种错位,下沉市场的比重迟早会均衡过来。”以北京为例,截止至2023年末,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758.9万辆,而该市常住人口为2185.8万人,对应其他国家的一线城市,这个比例依然是低的。“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城市规划、道路拥堵严重的问题,但是,但凡在北京出行时体验过公交地铁的人,都知道那是比较难受的,时间也很长,谁不希望拥有自己的车呢?”在崔东树看来,低收入群体的用车需求,远没有被充分发掘,这是个巨大的市场。
对话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 崔东树:
纯电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混动只是过渡
南都·湾财社:今年新能源车市场上,混动车的比例在持续增高,一些纯电品牌也开始做增程类产品了,从这个现象来看,混动车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车型吗?
崔东树: 不会不会。在我看来,纯电车始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混动车只能说是适应当下环境的过渡产品。不论是从能源的使用效率,整体的使用成本,还是从环保合理性的角度看,纯电技术依然是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江水不可能倒流,它作为大势所趋,是不应该有任何质疑的。
南都·湾财社:今年我们还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智能化的普及。比如说智驾,似乎每个品牌的新车都已经将其当成标配了。智能化水平对车企未来的竞争格局,是否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崔东树:应该说,智能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但并不是关键。就拿比亚迪来说,虽然它在智能化上的发展加快了脚步,但它的市场地位并不全是靠智能化来实现的,而是取决于它的综合实力。智能化对于车企来说,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或者说打出产品差异化的一个手段。所以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还是得看综合实力,电动化的改善、成本的把控、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产品设计的思路,方方面面都得优秀,才能脱颖而出。
南都·湾财社:另外,我们在今年南都·湾财社的“新能源汽车百强报告”中发现一个新趋势:汽车的投诉量和涉及品牌数量均有明显提升了,这种现象应该怎么理解?
崔东树:在一个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活跃的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各方面的需求也会日益清晰,很多过去不在意的毛病,现在也会开始严格要求了嘛。投诉量上升是个正常现象,不能单纯将它与“价格战下产品质量下降”的观点挂钩。其实就是消费者更成熟了,或者说更懂产品了,这是一个良性现象。
从投诉内容看,除了与车身质量相关的问题,与汽车智能化相关的投诉内容也占据了很大比重。从这些也可以看出,现在汽车越来越往电子化产品靠拢,消费者能够关注的卖点、功能都比原来多了很多,方方面面能被投诉的维度都增加了,所以市场和使用者都是在不断成熟的。
南都·湾财社:另一个趋势是,我们留意到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从2020年到现在一直在降,2020年有6.2%,今年已经降到4%左右了。但汽车销量又是一路走高的,这算不算是一个健康的状态呢?
崔东树:这其实非常正常。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看现在其他制造业有多少行业能达到这个利润率?汽车行业如今的利润率表现,已经很好了。它的下降,反而说明过去的利润率高得有些不合理,以前主机厂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太高了,如今市场正在慢慢调整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南都·湾财社:那您能否总结一下汽车市场的2024年,再对明年做一个展望?
崔东树:今年的大环境下,大家的日子是不太好过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到了明年,中美关系、地缘政治上的冲突、保守主义等带来的挑战会更大,汽车出口等国际贸易业务上也会产生非常多变量,所以咱们必须打起精神,继续面对接下来的市场变化,打一场持久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