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似梦念岭南,原创实验国乐剧《可园可源》首演反响热烈
11月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开幕。开幕式上,原创实验国乐剧《可园可源》进行首演,充分诠释了本届湾区文采会的主题“最岭南,更潮流”,让既传统又现代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可园可源》在保留岭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舞美设计,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新颖且富有感染力的视听盛宴,相信观众能够感受到主创团队的用心用情,从中领略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东莞市文化馆馆长、《可园可源》出品人、总策划黄晓丽说。
从可园出发看岭南文脉
东莞可园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并称“二居”的岭南画家居巢、居廉,曾受可园主人张敬修之邀,客居可园写生作画十年,在传统水墨画基础上,创新运用“撞水撞粉”技法描绘岭南风物,深刻影响了弟子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名家创立了岭南画派,从而奠定了东莞可园“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的历史地位。
“东莞可园承载的不仅仅是岭南画派的根源,更是东莞人崇文尚艺的人文精神。”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表示,希望通过《可园可源》,引导观众更深入地探寻岭南画派的发展脉络,看到东莞尊重文艺人才、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精神传承。
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历史基础,是推进人文湾区建设的共同底色。东莞作为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积极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彰显东莞赓续岭南文脉、共筑人文湾区的文化担当。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潮流东莞”城市名片,潮流文旅体活动如火如荼,频频出圈。“最传统”与“最潮流”的融合碰撞,在东莞滋生出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以实验国乐剧《可园可源》探索岭南文化的全新表达,正是这一文化生态的直接体现,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领略岭南文化何以历久弥新、引领潮流。
历时八个多月精心打造
这部作品以东莞民族乐团、东莞舞蹈团两个非职业的专业团队为班底,联合东莞市商业学校、东莞市舞蹈家协会青年舞蹈分会骨干,历时8个多月倾力打造。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多次前往可园、岭南画派纪念馆、十香园等地采风。
“这部作品,是带着一部分80、90后对广东音乐的理解去呈现的。” 音乐总监、作曲陈若平几易其稿,反复修改锤炼有如电影配乐般的宏大,也有极简的乐器对话,还有保留原汁原味的经典,充分诠释开放、创新、包容的岭南文化精神。
《可园可源》总导演林芷羽,是一位90后新锐导演,全亚洲独立电影节最佳实验影片获得者。“《可园可源》是一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音乐、绘画和舞蹈相结合的原创作品。以诗意的手法,织就一幅幅真实与梦幻交织的画卷。”
据林芷羽介绍,《可园可源》的舞美提取了可园和十香园的建筑元素,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出岭南园林的“疏朗通透、兼蓄秀茂”,经过不断设计和调整,团队最终打造出以圆心为核心、层层展开的四层圆形舞台空间,巧妙地运用了舞台旋转机械装置来呈现剧情的跌宕起伏,灵活切换出各具特色的场景与空间,营造出一种层次分明、幽邃深远的视觉效果。
实验国乐剧《可园可源》定妆照、首演预告、宣传片陆续发布后,将观众的期待值拉满。两场演出合计1200张入场券不到一个小时即被抢光。为了满足观众的观演需求,原本计划在2024湾区文采会演出3场的《可园可源》,特意加演一场。
艺无止境,每一件舞台精品都是“磨”出来的,背后都凝聚着创作者、表演者的智慧与心血。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表示,首演的成功,热烈的反响,让《可园可源》的主创及演职人员备受鼓舞,下来会继续用心打磨作品,推出2.0、3.0版本的《可园可源》,努力将这部作品推向更大的舞台,争取将其打造成传统和潮流融合的新IP。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李晓艺 通讯员 利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