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稳向好、逐季抬升!惠阳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1%
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通讯员陈丹娜 完成613.28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半年提升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惠阳区经济运行呈“企稳向好、逐季抬升”态势,展现出极强韧性和发展潜力。
今年来,视“平台期”为转型升级关键期,惠阳区稳扎稳打,及时谋篇布局,通过稳增长、调结构、强服务等方式稳住阵脚,让经济步入逐季增长轨道。
稳住基本盘
推动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在工业方面,作为经济的基石,惠阳区拥有11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是惠阳经济的重要支撑。前三季度,惠阳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0.26亿元,增长5.2%。其中,亿元以上企业的带动效应尤为明显,217家亿元以上企业中,有69家1-9月增速超过20%,占比达到32%。
胜宏科技是高速增长企业之一,10月28日,胜宏科技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其增势迅猛。2024年1—9月营业总收入为76.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02%,净利润为7.6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0.54%。日前,其还以第75位的成绩,上榜“2024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惠阳区着力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区域内第一大支柱产业,惠阳区巩固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并在新型储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快布局,聚焦新型显示、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12条重点产业链,精准绘制细分行业招商图谱,优化产业布局。
同时,惠阳区也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厚植家具、吉他、铸造、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实现集群化、品牌化、特色化、时尚化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小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前三季度,惠阳区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16.18亿元,增长4.6%;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82.01亿元,增长2.1%。
持续优营商
让企业持稳发展前景信心票
在营商环境方面,惠阳区持续优化,紧盯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等增长点,全力服务企业。今年年初,惠阳区印发了《惠州市惠阳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修订版)》,内容涵盖13类34条,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拿出5000万元财政资金,从落户、建设、培育、壮大全流程、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惠阳区还展开100项攻坚行动,加速“融湾”“融深”,推动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深圳接轨。
目前,惠阳区已与深圳等多个区域达成合作,实现多项“跨城通办”,拉近了办事距离。同时,惠阳区还深化实施全权全责推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机制,初步构建“区—镇—网格员”三级服务体系,对企业反映问题实行闭环管理。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来惠阳投资兴业。
发力第三产
做优服务业释放消费潜能
在第三产业方面,惠阳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等方面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前三季度,惠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4.91亿元,增长4.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拒绝“撒胡椒面式”发展,惠阳区巧选重点。作为工业大区,立足已有基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在商贸流通供应链产业和科技服务业领域发力。
“物流体系方面,我们今年以来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了生产性服务业上,把圆通速递的大湾区总部今年实实在在落地在惠阳。同时,上海复星集团旗下的金吉星铁路物流大湾区总部项目,目前也已经确定要落户在惠阳。”惠阳区科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这些商贸物流行业龙头陆续于2024年四季度落地,加上此前已经落户的顺丰小米央仓、广蓉欧、富森供应链等项目,惠阳区基本构建了商贸物流供应链产业集群,正在持续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此外,惠阳区积极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等业态,今年1月至8月,惠阳区科技服务业同比增长50%以上,对制造业形成深度赋能。
展望未来,惠阳区将继续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紧盯全年目标,瞄准突出问题精准发力。通过继续按照谋划稳定“落子”,全力抓机遇争红利、全力抓工业稳企业、全力抓项目促投资、全力抓招商强集群、全力抓三产扩消费等措施,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