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位重要科学家齐聚湾区,广东科创如何勇立潮头?
11月6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南都·湾财社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省政府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定于2024年11月16日至18日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办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
本届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5场特色活动。其中,主论坛将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国际学术机构负责人、国内外知名院士、龙头企业代表等进行主旨演讲;14场分论坛将围绕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前沿性、热点性话题进行讨论。截至目前,已确认出席的重要科学家超百人,其中两院院士90多人,海外学术机构院士30多人。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据介绍,论坛特设了澳门论坛等活动,集中展现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合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粤港澳三地政府将以联合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委常委张国智表示。
瞄准人工智能、未来材料等 论坛将围绕前沿话题探讨
张国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将呈现三大特点:聚焦科学前沿、聚焦开放合作和聚焦协同创新。
张国智表示,本届论坛发挥科学前沿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挑战的牵引作用,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开展一系列前瞻性探索。据介绍,论坛将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空天海洋、绿色低碳等前沿话题展开探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超前布局颠覆性技术研究,助力大湾区未来产业发展。
在推动科技开放合作方面,本届论坛邀请了港澳及欧美、亚太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会,通过科技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助力大湾区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其中,“大科学计划与国际合作分论坛”聚焦全球关键科学问题,打造全球优势科技资源高端平台、构建全球创新治理体系,以大科学计划为牵引开展国际合作。“国际组织与湾区对话分论坛”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知名湾区的科技交流对话机制,探索国际科技合作赋能人类发展新途径。
季华实验室移动双臂机器人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届论坛聚焦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多主体联动、多要素协同、多领域合作的综合性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张国智介绍,本届论坛将举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分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关注科技从业者、女性科学家的培养、发展;开展“科学有Young”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群体关注科学、探索科学的动力,为科技创新培养后备人才。论坛围绕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领域,邀请科学家、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投资人、技术经理人共同参与,探讨科技成果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今年是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开展院省全面战略合作十五周年,论坛期间将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 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大力推动中国科学院最新优质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表示,中国科学院目前遴选了52家院属单位的240余项科技成果参展,并将有10余项拟落地大湾区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在对接会上签约。
同时,本次对接会将有一批优秀成果进行路演发布,一批科技龙头企业进行需求发布。此外,本次对接会还邀请了多家科技金融机构以及一批技术经纪人参会,为挖掘潜在优质项目落地广东转化提供支持。
关键技术填补空白 广州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作为大湾区重要城市之一,广州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智涛介绍,近年来,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从2018年的第25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8位。广州在10个科技创新关键指标上都创了历史新高,R&D经费投入强度连续十年稳定增长。
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上,广州取得新突破。据介绍,广州“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汇集37个高能级平台,其中包括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获批立项,“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加速推进立项,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核心总部直属创新平台稳步建设。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资料图片
江智涛表示,今年6月份颁发的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广州地区牵头获奖项目11项,占全省近八成。同时成功突破深海潜航器、高集成射频芯片、仿生合成橡胶等“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制出全球首个肿瘤内注射药物、全国首台场发射透射电镜等创新产品,填补了一批国内空白。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广州于今年4月出台《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及配套的政策体系,大力推广“五个一”(1个专业机构、1支服务团队、1批成果、1支基金、1个园区)成果转化模式,广州颠覆性技术项目获国家立项数连续2年居全国第2。此外,不断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水平,全市合同成交额超2500亿元,位列全国第四。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广州从产业创新需求出发,聚焦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实施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计划。同时加快夯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础。一批标志性企业涌现:10月25日,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亿航智能成为eVTOL行业内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企业;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力箭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已完成4次共42颗卫星发射。
金融力量持续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广州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江智涛介绍,广州相继成立1500亿产投母基金、500亿创投母基金、100亿天使母基金;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已与近20个国家(地区)的45家机构达成合作,落实国际出资逾55亿元。
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成为科技创新强市的道路上,广州正加快步伐。近日,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为广州赋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核心功能定位。“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赋予的这一战略定位,正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策略来落实这一战略定位,并促进广州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强市。”江智涛表示。
江智涛介绍,接下来,广州为加强这一核心功能定位、加速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方面的举措,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服务”。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创新布局。江智涛透露,广州正在研究编制“广州市科技创新强市建设指标体系”,旨在形成一套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和路线图。
二是服务产业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江智涛表示,广州将进一步健全“创新联合体”建设体制机制,深化企业“出题”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开展联合攻关。
“我们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企业投入+财政支持方式,将财政支持落实到企业。研究建立科技投入‘补改投’机制,重点选取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培育具备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纳入‘补改投’试点。”江智涛表示,将依托“广州科技大脑”打造服务全市科技企业的信息中枢,建立全市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配置相应的服务和政策,精准识别研发投入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探索多种方式为企业争取更多资源。
三是服务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州计划重点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加速推进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生物岛实验室、穗港澳协同创新中心、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等。
四是服务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江智涛表示,广州着力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下一步将修订《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管理办法》,成立广州科技创新基金,引导设立更多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引导基金做大做强,建立“长钱长投”政策体系,培育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政策。还将完善科技信贷制度,打造科技信贷专属品牌“穗科贷”等。
近年来,广东坚持把基础研究摆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启动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部署。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龚国平介绍,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广东反映基础研究能力的主要指标“知识创造”指标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二;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达4963项,创历史新高;近五年有8项牵头或参与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龚国平表示,接下来,广东将一方面持续完善基础研究项目选题机制,聚焦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选题,探索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评价机制,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引领性布局,鼓励开展有组织、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
另一方面,要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体系化项目资助机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营造鼓励科研人员将“冷板凳”坐“热”的科研氛围。同时,继续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加快建立基础研究分类评价制度,探索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体系。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彭乐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