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不久前,国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其中提到,要优先支持一批地下管网建设。预计未来五年,将改造近60万公里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投资约4万亿。同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资金等4700多亿,重点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看不见的“里子”,这些埋在地下的管线就像城市的“血管”和“神经”一样,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与城市安全运转。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还存在着破损、堵塞等运行隐患。眼下,在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地下管网到底该如何转型升级,向新向绿蜕变?从今天起,连续三天推出系列报道《“里子工程”里的新质生产力》,聚焦地下管网的数智化改造。
热网改造让“温暖工程”提档升级
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雨雪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供暖季。从供暖以来,为了让百姓住上暖屋子,各地有了一些新尝试。
记者在哈尔滨走访时,不少居民反映,今年冬天明显感觉到家里的温度更加稳定了。
哈尔滨市民:你看温度确实够用,在家里就穿这个,你再看看窗户,都敞着呢。
哈尔滨市民:感觉屋里的温度可以随时调节。外面现在越冷屋里面还更热,白天晚上的温度都是一样的,室温现在也很稳定。
居民感受到的稳定供暖背后,靠的是当地供热管网的智慧化升级。
这家供热公司,承担着哈尔滨市16万户居民以及多家大型企业的供热工作。今年,他们对区域内的地下供热管网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经理 张目:我们针对上一个采暖期供热设备出现的问题,已经全部完成了更新改造,同时对辖区内220个换热站全部实现了光缆铺设工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升级改造前,整个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热源调节容易走进“死胡同”,供需平衡成了最大的难题。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生产副经理 刘向明:对于你们来说,这里什么也看不到,但对我们来说,这里是透明的。我们在供热管网上加装了光缆,就像加装了“眼睛”一样,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工作人员所说的“眼睛”,其实是安装在光缆两端上的传感器,它能够实时捕捉到管线运行的动态数据,传输到后台逐一排查,一旦发现异常,就能精准定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这些移动光缆,相当于给换热站和供热指挥中心之间打造了一条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不仅可以实时通信,还能预测未来的供热需求,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能源浪费。
“智慧大脑”成供热管网“指挥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眼下,当地供热系统不仅有了“眼睛”,还有了一个“智慧大脑”,它是如何运转的,又能产生哪些作用?
走进供热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在一块大屏幕上,几条供热主网形成了一张热网分布图,供热企业的运行数据、加压站的运行状况、供热小区的用户数量等,都一目了然。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安生部主任 李世钊:这个大屏幕就是我们的智能监控调度平台,这个黄色和绿色是我们的管网网系,这个点这个数据是我们的换热站,所有这些网系和换热站的数据都会将数据上传到这个调度平台。这块儿能实时看到一级网二级网的流量和温度。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智慧平台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可以精准感知供热网系的冷暖变化,并实时下达调节指令,相当于一个“智慧大脑”。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营销副经理 张凯:以往我们是多套系统“各自为政”的运行方式,存在“信息孤岛”,能耗统计和分析时存在着实时性差,增加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影响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如今,通过“智慧大脑”的智能化调控,辖区内所有换热站的热源分配都实现了“一网调平”,生产效能提升了一倍。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安生部主任 李世钊:通过智慧化平台的应用,一个采暖季可节省10%左右的能源浪费,降低了企业能耗,间接降低了碳排放,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此外,“智慧大脑”还可以根据用户反馈来的室内温度等信息,自动优化供热运行参数,以最低的能耗来满足用热需求。
哈尔滨市民:我家离热电厂比较远,以前没有离着热电厂近的温度高,今年温度挺好的,打听了一下,跟人家离热电厂近的温度一样。
数智融合推动供热产业转型升级
智慧热网正以其高效、智能、环保的特性,改变着大家的冬日生活。当前,各地正通过供热管网的数智化改造,推动供热产业向智能化转型。
这家供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在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供热体系融合,建设智慧供热项目。未来,从供热源头到每一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热量,都能够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分配。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刘尚才:我们将引进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与企业设备对接,用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热网平台建设。当周围出现供热缺口的时候,我们能第一时间实现网源联动,有效提升机组负荷,第一时间实现区域热平衡。
不只是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记者了解到,当前,黑龙江省正在推动各个供热企业之间有效联动,实现全省供热企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清洁、高效、节能、低碳、以人为本的智慧供热蓝图,正在逐渐成形。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热管理处处长 邹为群:未来要实现供热企业主干管网之间互联互通,同时通过数据化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地下涉及到民生领域的地下管网监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把风险防控机制转向主动作为主动发现,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
随着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进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如何解决老化、漏接、破损等问题,提升城市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专家表示,未来管网改造的方向,将是加强排查、科技赋能,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 曲文勇:以后城市的规划,尤其地下管网建设,一定是智能化、智慧化,这些提升建设极大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王世玉 张丛婧 黑龙江台)
(来源:央视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