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行三季报:多家银行净息差收窄,招商银行净利润稳居榜首
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已落下帷幕。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前三季度“成绩单”已全部“出炉”。
南都·湾财社记者据三季度披露数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9家股份制银行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1482.42亿元,同比减少2.49%;实现归母净利润4032.84亿元,同比增长0.85%。
整体来看,9家上市股份制银行有6家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营业收入方面有5家银行下滑。与此同时,多家股份行净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窄,资产质量方面,9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普遍表现良好,仅1家有所上升,且上升幅度不大。
两家银行营收净利“双降”,三家银行营收净利“双增”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9家A股上市股份行营收表现有升有降,归母净利润仅3家银行下滑,其中,有两家股份行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出现“双降”,分别是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股份行盈利情况。
营收规模方面,招商银行以2527.09亿元稳居9家上市股份行前三季度营收榜首,同时也是唯一营收规模突破两千亿的上市股份行。位列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642.17亿元,1622.10亿元。
9家股份行中,营业收入变化幅度有“四涨五降”,仅规模体量相对较小的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5%,达5.64%,该行前三季度营收为524.91亿元。剩余3家营收上涨的银行分别为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上涨3.83%、1.81%和0.04%。此外,前三季度营收跌幅最大的是平安银行,同比下跌12.58%;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三季度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同比下降了8.76%、4.37%、2.91%和2.24%。
归母净利润方面,前三季度有6家股份行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其中,浦发银行以25.86%的增幅位居第一,其归母净利润达325.23亿元;剩余5家银行中,仅华夏银行增幅超3%,归母净利润达185.11亿元,同比增长3.1%;此外,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增幅均不超2%。
对于经营效益快速增长的原因,浦发银行在三季度报告中提到:一是信贷实现快速增长,为利息净收入的稳定提供支撑;二是强化负债统筹管理,付息成本管控取得一定成效;三是主动把握投资交易机遇,积极增厚投资收益;四是资产质量不断夯实,风险成本同比减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三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前三季度这三家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31.84亿元、630.06亿元和304.86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0.62%、3.02%和9.21%。
兴业银行对于三季度利润有所下滑的现象,在10月31日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作出解释:之所以出现下降,一是公允价值变动影响,“924”新政之后,市场预期有所提升,十年期国债利率短期内上行约21个BP,对债券投资的估值产生影响,这是正常的市场表现。二是减值损失增加,三季度多提28亿元,1至9月累计同比多提60亿元,增幅14%。
多家股份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
净息差是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和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多数股份行净息差显著承压。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6家A股上市股份银行(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未披露相应数据)净息差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收窄,浦发银行集团口径净息差为1.46%,较上半年下降 0.02 个百分点。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股份行净息差情况。
具体来看,其中,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降幅较大,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27个和20个基点;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降幅次之,分别为15个、8个和3个基点。
从绝对值来看,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净息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均高于1.8%,分别为1.93%和1.99%。
在净息差普遍收窄的情况下,上市银行如何面对息差压力备受关注,多家股份行均在三季度报中有所提及。
招商银行在三季度财报中表示:2024年1-9月,本集团净利差1.87%,净利息收益率1.99%,同比均下降20个基点。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叠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新发生信贷业务收益率同比下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是拉低净利息收益率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受存款利率市场化下调等因 素持续显效影响,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对净利息收益率产生一定正向效果。
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同样提到受市场利率影响等原因:“2024年 1-9月,本集团净息差1.93%,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基点,本行坚持让利实体经济,主动调整资产结构,同时受市场利率下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及贷款重定价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降。”
浦发银行指出:前三季度,受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再次调降,新发生贷款利率逐步走低,整体贷款平均收益率有所下行;同时,存款长期化、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付息率下降速率低于贷款端,因此,集团口径净息差较上年有所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剔除系统上线导致核算规则调整带来的一次性影响后,集团口径净息差为1.46%,较上半年下降 0.02个百分点。
“展望四季度,LPR 调降、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因素可能拖累资产端收益率继续下行,但降准、MLF 利率调降、 存款自律机制引导存款付息率下行的正向效果将会逐步显现,预计本次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 保持中性。”浦发银行认为。
如何应对净息差收窄而形成的压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面对净息差和利润下滑压力,商业银行应努力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以量补价方式增加净利息收入;应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例如拓展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形成对营业收入有效支撑。
8家股份行信贷余额呈正增长,仅平安银行同比下降
在信贷投放方面,据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9家上市股份制银行贷款存量余额共计39.3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8%。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股份行资产规模情况。
具体来看,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前三季度新增信贷投放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4436.15亿元、4276.67亿元和3032.05亿元,贷款总额分别达5.37万亿元、5.74万亿元和6.76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贷款超千亿的还有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分别为1665.81亿元、1359.78亿元和1285.62亿元。
从信贷增速上来看,浦发银行信贷增速最高,达9.01%,兴业银行和浙商银行贷款增速也均超5%,9家股份行中仅平安银行信贷投放较去年同期呈负增长,较去年同比下降1.25%,贷款总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8.21亿元。
对此,平安银行在三季度报中提到:该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3,832.7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该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制造业、科技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11.6%;顺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主动调整零售贷款业务结构,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 9.6%。
得益于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今年前三季度,9家上市股份行资产规模均较去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浙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较去年同期最高,达10.80%;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总资产增速均在5%以上,分别为6.91%、5.87%和9.25%。
截至三季度末,招商银行继续以11.65万亿元的资产总额“领跑”上市股份行,迈过“十万亿大关”兴业银行紧随其后,其总资产达10.31万亿元;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次之,且资产总额相近,分别为9.42万亿元和9.26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呈现“一升五降三平”
资产质量方面,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5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最高降幅为0.06个百分点;三家银行较上年末持平,1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股份行资产质量情况。
具体来看,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实现不良贷款率下降,分别为1.38%、1.17%、0.94%、1.61%和1.43%,除华夏银行下降了0.06个百分点外,其余4家银行均分别下降0.01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微升,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至1.08%;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分别为1.48%、1.25%和1.06%。
不良贷款余额方面,3家银行较去年末有所减少,剩余6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分别下降了3.54亿元、6.59亿元和0.36亿元;在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银行中,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幅度最大,较去年末增长了36.27亿元,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和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均增长超10亿元。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从不良贷款余额绝对值来看,最高的是浦发银行,其不良贷款余额达738.44亿元;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超600亿元,分别为656.3亿元、635.37亿元、659.81亿元和621.18亿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