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优化布设“救命利器”AED
制图:腾讯元宝AI生成
AED作为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因其便携、易操作、效果好而被誉为“救命利器”。
时间回溯至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北上广深公共场所对于AED配置始终走在前列。其中,北京海淀区、深圳、上海、河北等地明确提出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AED。山东淄博则采取以租代售的方式,撬动大量AED投放。
深圳
7年来公众场所AED成功挽救101人
201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公众场所配置AED项目”,并连续五年将其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近年来,深圳通过财政拨款支持推进基于“公益AED设备+急救志愿者体系+应急救援调度系统”的公共应急模式。截至2024年8月,深圳市公共场所共安装AED超过4.3万台。
《深圳市公共场所配备AED四期项目公告》显示,项目金额为4069.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865.85万元。此外,深圳每年还通过财政拨款,用于公众场所AED管理平台系统维护费、配套的AED日常巡检维护费,以及向公众免费提供急救培训。
如何让市民在有需要时快速找到AED?深圳卫生部门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AED导航”,就能找到距离最近的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此外,深圳明确对三类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密度提出不同要求。2023年3月,深圳发布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建设与管理规范》,明确对三类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密度提出不同要求。
其中,一类公共场所包括城市主要交通场站、体育健身场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和学校等,每台AED服务辐射半径不超过300米或施救者直线步行3至5分钟可获取。二类公共场所包括公共住宿场所、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住宅小区等,每台AED服务辐射半径不超过600米或施救者直线步行3至10分钟可获取。三类公共场所指除列入一类和二类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要求根据需求配置适宜密度的AED。
深圳以多个“全国首创”的医疗急救新机制、新模式,织密“生命救护网”。据了解,7年来,这些安装在深圳公共场所的AED成功在生死边缘的危急关头挽救10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仅7岁。
就近成立特色“村居AED救援小组”
2022年9月22日,上海市19个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健康老龄化行动方案(2022-2025年)》,在28项重点任务的第8项中明确提出“推动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随即,上海各区积极开展公园、居委会、村居等老年人集中场所AED配置活动。
“王医生,请您快来北1556房间,沈爷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耷拉着脑袋、流口水,叫他也没有反应……”据媒体报道,2024年4月,一老人发生意外,医务室医生王军接到电话后立即赶至现场,判断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启动应急预案,4分钟后护士携带AED到达现场,并对患者实施了电击除颤及胸外心脏按压,几分钟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后被转送入院治疗。
此次成功挽救老人生命,除了有医护及时急救外,该养老院于去年10月安装的AED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安区红十字会结合静安中心城区特点,在辖区内彭浦新村街道辖区内公园、居委会、对外服务窗口、党群服务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安装34台AED。同时,在11个安装点位各成立一支特色“145村居AED救援小组”。
据介绍,“1”是指一个团队负责人;“4”是践行4A团队理念——Action(行动)、AID(援助)、AED(自动体外除颤仪)、Attention(关注);“5”是打造一支5人持证救援小组。
一方面,就近部署可以大幅缩短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到实施电击除颤的时间,提高生存率。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救援小组,成员经过培训,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有效处理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此外,“145村居AED救援小组”日常还会向社区居民科普急救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增强普通居民对AED的认识和使用。
重点公共场所已配置AED近7000台
今年8月,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刘红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已配置AED近7000台,AED电子地图与120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联通,已配置的AED和培训的人员多次成功抢救公共场所突发心脏骤停患者。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20年,海淀区率先提出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AED。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官网上的媒体报道,自“十二五”以来,海淀区一直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截至2019年底,海淀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56.7万,对比历年来统计数据,该区老龄人口正在以每年2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9.16万,2040年以后,海淀区将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的阶段。
海淀区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之所以要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AED,主要是考虑到个别公共场所的AED使用率并不高,而老年人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在他们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安装AED,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抓住黄金急救时间,挽救老年人的生命,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这一急救“神器”的使用率。
据了解,北京还通过“业主众筹+物业立项+社会捐赠”的方式,多渠道推进住宅小区AED配置。
据媒体报道,2024年9月27日,万科物业北京在管的119个住宅项目已实现AED设备100%覆盖,1764名物业人员完成相关培训。其中,55台设备来自业主众筹资金购置。此外,还有部分设备来自万科物业友邻计划资金购置;部分设备来自社区、物管会及企业等机构捐赠。
此外,昌平区回龙观街道金域国际社区组织成立了“金域国际天使急救志愿服务队”,众筹购买了AED设备,由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志愿者、物管、快递小哥等紧密携手,共同守护居民生命安全。
山东淄博
以租代购 撬动大量AED投放
购置一台AED需要1.5万至2万元,购买2000台至少需要3000万元。在推动AED普及配置的过程中,资金问题是一大难点。
而在山东淄博,仅用1750万元就安装了2000台AED,还能分期付款。这是如何做到的?原来是采取了以租代购模式。
淄博市首批68台AED设备是由社会捐赠购置的。但面对一座城市的需求,这68台设备显然不足。然而,要大量提升设备数量,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仅依靠社会捐赠并不现实。
2021年1月,“在全市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布设AED设备200台”项目入选淄博市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获得市财政350万元资金支持。而后淄博市又将资金提高至1750万元,每年支付350万元,分5年完成。
为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撬动大批量AED设备快速投放到位,淄博摒弃传统采购模式,采取以租代购模式,分期支付租赁费用。一次性租赁2000台AED,5年租赁期内每年为服务商支付设备租赁及维护费350万元。
2021年9月,淄博市通过招标在全市布设AED,至次年6月,2000台AED投放完毕。加上部分区县自筹配置的AED,淄博市AED布设密度达到每10万人47台,位居山东省第一。以租代购模式既缩短设备配置周期,又能缓解财政资金压力,租赁期满后,是否续租及租赁价格,双方再行协商。
值得关注的是,实行以租代购后,AED设备维护不再是难题。此前68台AED安装后,电极片更换和设备修理等维护工作依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完成,面临人手不足和额外成本增加等问题。
以租代购模式下,相关公司负责设备运维和耗材更新,组建维护团队,信息化监控设备状态,确保24小时运行。淄博市红十字会负责监管,相关公司的巡检员定期检查AED,更换电极片。公司还建立管理系统,与急救中心共享数据。
南都调研 总第476期
采写:南都记者 杨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