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00后上网吐槽公司加班被开除,官司一路打到二审终败诉,守好言论边界就是在保护自己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上海一员工在求职平台发表评论,吐槽公司无效加班,被公司以严重违纪为由辞退。近日,双方对簿公堂,经过一审二审,法院最终判决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00后柳某于2019年5月29日入职上海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KA(关键客户)销售工作。2022年6月,有人在脉脉平台上发表关于公司的言论,柳某在下方回复:“加班已成文化,且不给加班费,不自愿加班就在大会阴阳怪气,然后调你去外地出差分配不合理任务。”
2022年6月23日,公司发现上述内容后发布《关于员工违反相关规定的处罚通报》,认为柳某在脉脉公众平台上发表了有损公司形象及声誉等言论,违反了本公司《员工手册》第五章规定,属于严重违纪。6月24日,公司向柳某发送“解除劳动通知书”电子邮件。(10月22日爱济南客户端)
加班问题是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员工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但同时也应当遵守公司的管理规定。私自在网络平台上吐槽公司加班等问题,虽可能是基于自身的工作感受,但如果忽略了言论发表的场合,影响了公司内部管理秩序和外部声誉,最后可能就不在言论自由的边界里。
涉事员工一时起了情绪,发表了不当言论,但突然被解雇时,心里应该很委屈。尤其是,柳某言语中对管理层的讽刺,对加班现象的气愤,不吐不快的感受溢出了屏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有制度。既然是企业的员工,公司依据规章对柳某进行处理,认定其言论违反了《员工手册》第五章规定,属于严重违纪,根据要求,做出的解聘处理。这一做法,出乎当事人的意料,也让不少网友觉得可能是比较重了,但不可否认,这体现了公司对规章制度的重视和执行力度,也是获得一审二审法院支持的原因。
员工有脾气借助社交平台宣泄,是不是也反映出内部沟通机制不畅?如果员工对公司的加班制度等存在不满,公司应当提供畅通的内部沟通渠道,让员工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并得到合理的解决,凝聚更大的合力。只有沟通反馈的渠道通畅了,让大家有话直说,有问题及时解决,多疏导少添堵,是不是既可以避免类似的纠纷,还有利于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这一事件是一个值得警醒的案例,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在网络空间还是现实生活中,守好言论边界就是在保护自己。
(来源:极目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