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雄心勃勃又忧心忡忡?听他们讲“留学的孩子”
长期以来,留学被视为高考之外的另一条阶层跃升之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分化,留学变为越来越多有能力和意愿的家庭的选择,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众多中国学子的首选。数据显示,自2005年至2019年,赴美中国本科生数量增长了16倍,与二十年前以研究生、博士生为主的留学群体不同,大量的中国本科留学生不仅改变了美国高校的学生构成,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留学究竟是一条捷径,还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随着留学群体的低龄化,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异国他乡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有着怎样的困惑与不安?三联书店近期出版的《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一书,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揭示了这一群体的真实故事。
10月24日晚,“我们为什么去留学?《留学的孩子》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行。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亚洲亚裔美国人项目主任,《留学的孩子》作者马颖毅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的院长助理傅强、人朝分实验学校A-level课程中心升学办公室负责人袁媛一起,围绕当下留学的诸多话题展开讨论。
填补对留学群体的研究空白
在《留学的孩子》一书中,马颖毅深入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九所高中,通过507名留学生的在线调研样本以及与108位亲历者的深度对谈,还原了这代学子在留学历程中的体验与思考,填补了对这一群体的研究空白。
在新书分享会上,马颖毅谈道,自己曾经也是留学的孩子。她1996年考上南京大学,2000年出国深造。当时因为中国的经济条件和签证政策,自费去美国留学几乎不太可能。这一代留学的孩子,基本只有一条路径:就是去美国读研究生院,由美国研究生院来为他们买单。
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亚洲亚裔美国人项目主任,《留学的孩子》作者马颖毅
“我走的路就体现出这样的特色。我是学文科的,那时候文科非常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所谓的STEAM、工程、理工科。所以我当时也有焦虑,我感觉很孤独,人家问你学什么的,你一说人家都觉得没前途。尽管我拿着全额奖学金,周围人给你的反馈依然如此。后来我其实很顺利,硕博连读找到现在这份工作,已任教18年。这18年中我陆续观察到有来自中国的本科生出现在我的课堂。而且我知道他们是自费来的。”马颖毅说。她想了解他们跟自己那一代留学生有怎样的不同。如果自己拿着美国的全额奖学金学社会学尚且遭到那么多的质疑和迷茫,那么这些人花着家里的钱出现在课堂上,他们又有怎样的经历?这是她创作《留学的孩子》的初衷。
她坦言,《留学的孩子》将考察重点放在留学的三个阶段。第一是来美国之前、包括申请的过程;第二是到美国以后,社交和学业上的抱负和压力;第三是毕业的安排。“因为我的样本大部分是中产,很多人是希望能够回本的。如果不能回本就产生很多的焦虑,找工作、移民的压力同样存在。”马颖毅说。
在她看来,出国留学对国人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洗牌的机会。优秀的学生到了美国未必优秀,差生到了美国也未必差。“美国的职场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学校,评价标准也跟中国不一样,考试占的比例不高,要看专业。有些专业占比很低,有些专业稍微高一些。但是更多的是所谓非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驱动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美国对这些能力要求非常高。这些能力水平高的孩子,他们在美国红利就会比较大。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B水平的学生完全有可能在美国拿全A,是有这样的例子。这种重新洗牌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教育机制、评价机制不同,也可以看到孩子身上不同的特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教育体系下焕发不同的光芒。”
目标高高在上,需要时间和努力
就职于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的傅强谈道,目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有45个国家的学生。他们来中国有很多原因,如果是非洲学生,要学习中国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果他们对AI感兴趣,也要了解中国的AI。每个国家不一样,但是他们现在有机会来中国。70后、80后的学生来中国是因为对功夫和太极感兴趣。90后和00后对生意感兴趣。如果没有美国人来这儿学习,他们就不会了解现在的中国怎么样。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助理傅强
另一方面,傅强认为 ,《留学的孩子》一书反映了中国人在美国留学的境况。“中国人到美国碰到一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交美国朋友,形成了族裔区格,但二十几年前,中国学生没有那么多,中国人不存在这种情况,当时很多韩国学生面临这个情况。如果我作为家长让孩子上学,会看哪个地方中国人比较少,这样比较容易国际化。”
袁媛就职于人朝分的留学中心,在她看来,要出国生活的家庭和孩子压力非常大,目标高高在上,但所有的行动都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要做动态调整。
人朝分实验学校A-level课程中心升学办公室负责人袁媛
“现在家长的学习能力都越来越强了,尤其现在国内各种社交平台、公众号使得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更方便。目前我感觉学生和家长获得信息的透明度更高,所以更愿意主动参与、获取信息。随着不断主动获取信息,有的家长变得更焦虑,因为信息太多,不知道怎么选。家长在过程中参与与否、参与的尺度需要自己把控,跟学校的老师也保持特别频繁的沟通,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
她介绍道,现在在国内读国际课程,本身是英语教学,学的是国外的大纲。“打个比方讲,A-level考试不是看你答对题,答多少分,更在意的是分析过程。很多国家都愿意看过程性评价,这也是跟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学习方式不一样的。”但她也提到,现在出国的本科孩子一是不容易,二是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卷”起来了。“给大家举个例子,英国最顶级的牛剑,不是只看几门功课,那反而变成基础,看的就是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学术软实力。现在的家庭越来越了解这些,越来越为这些做好准备和过渡了。”
我们为什么要远渡重洋?
“为什么要留学?”这是每个准留学生都会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留学的孩子》一书中揭示了推动中国学生留学的复杂因素:逃离高考的压力、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积累全球化资本、 体验不同的文化……在残酷的高考风险面前,中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体制很难匹配众多学生和家长的付出与期待,他们转而相信海外的大学能够带来一个有着更多机会和潜在的全球化平台的未来。与高考这条独木桥相比,留学是否真的是更好的选择?
在选择大学的过程中,学校排名起到了指导作用,留学辅导老师和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了支持,父母的关系网也会影响选择的过程。书中详述了通过中国的公立高中(国际班或普通班)、国际学校(私立高中)、美国高中等赴美攻读本科的多种路径,揭露了申请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唯分数论”的排名迷思、“千篇一律”的个人陈述代写乱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申请困境,以及为了逃避高考应试压力的学生却又深陷托福、SAT和AP的考试焦虑……作者对这些问题结合当事人的陈述一一分析,这些都值得每一位准留学生参考与深思:与高考这条独木桥相比, 留学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与蜕变
手握梦寐以求的offer,踏上异国的土地,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留学的孩子》以真实的案例和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路上的真实体验。
中美教育差异带来的冲击:中国课堂,强调标准答案和“重行动轻言语”的氛围;然而,美国的课堂却鼓励多元思考和创造力,开放式的讨论会让中国学生措手不及,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更让他们在课堂上陷入“沉默的螺旋”。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也认为,他们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帮助自己培养了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他们的成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因为这些领域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科学基础。
融入异国文化,并非想象中容易。 中国学生强烈渴望跨出自己固有的社交界限,他们期望美国比“荒芜之地”更繁荣,他们期望美国人更加热情好客,不那么个人主义……而在现实中他们遇到的则是英语语言障碍的感知、对美国大学生中盛行的饮酒和派对文化的不适,以及难以接触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且相对客观的美国人……在这些情况下,若无外界援助,中国学生最终不得不退回“华人圈”寻求慰藉。这种“自我保护”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孤独感和文化认同的困惑。
书中还详细分析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中的专业选择,探讨了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如何选择专业,如何在“实用主义”和“个人兴趣”之间找到平衡点?众多受访的留学生讲述了在迷茫和探索中不断成长的故事,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学术能力的提升上,更体现在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成熟上。
通过大量访谈和分析,作者不仅揭示了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更深入探讨了中国学生在美国课堂上“沉默的螺旋”现象,以及“自我保护”背后的文化差异和心理压力。同时,书中还分享了许多留学生克服文化冲突、建立跨文化友谊的实用技巧,帮助你更快地适应美国校园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求学之路。
留学之后的选择困境
对于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毕业典礼的喜悦过后,是挥之不去的迷茫和焦虑。
许多留学生曾憧憬着在美国找到理想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激烈的职场竞争、身份的差异、看不见的“天花板”,都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步履维艰。OPT 项目的短暂、H-1B 签证的抽签制度,更像是一场赌博,将他们的命运推向未知。
选择回国的毕业生,却发现自己仿佛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国内的职场文化、人情世故,与他们在美国接受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高昂的房价、激烈的竞争压力,让他们难以找到归属感。
一部分留学生试图在两国之间寻找平衡点,却发现自己像是“空中飞人”,永远在路上,难以找到真正的家。频繁的奔波、文化的差异、家庭的牵绊,让他们身心俱疲,身份认同的困惑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美国收紧的移民政策、中美关系的波动,都为中国留学生的去留选择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他们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被外部环境裹挟着,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新的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下,对于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说,毕业成了充满迷茫和焦虑的十字路口。他们的困境,折射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个体在不同文化、制度、环境中寻求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艰难历程。
《留学的孩子》将这代留学的中国本科生概括为“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看到了他们在跨越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和社会文化规范时体现出的双重性。某种程度上,这种双重性源自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及中上阶层家庭维持自身社会地位并将之传承给下一代的愿望,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缩影。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