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武汉市24.58万名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摄影记者 邹斌
通讯员 熊欢 陈雅岚
“近三年来,共执结涉民生案21494件,执行到位金额9.95亿元。对24.58万名被执行人实施了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实施逃避执行、规避执行、妨碍执行等拒不执行行为,严重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0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政法机关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3年7月开展“荆楚雷霆武汉行动”以来,武汉市法院依法拘传3472人,拘留1296人,作出罚款决定154份,罚款96.75万元,共执结案件11.3万件,执行到位382.21亿元。
公检法齐“亮剑”,联合打击拒执犯罪
发布会总结回顾了2023年以来武汉市政法机关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情况,通报了近期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部署情况。
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打击拒执犯罪工作,全市政法机关协同发力,强化失信惩戒,依法打击拒执犯罪,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促进社会诚信。
据介绍,叶某诉夏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江汉区法院判决夏某偿还665万元本金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夏某未履行,叶某申请强制执行。调查发现夏某名下无财产,且转移资产至前夫名下。执行中,干警发现夏某租住豪宅,银行流水显示其转移了160余万元存款。夏某因隐瞒财产被司法拘留15日,仍拒不执行。法院遂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2024年5月9日,江汉法院公开审理夏某“拒执罪”,判其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庭审旁听的被执行人深受震慑,多人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或达成和解协议。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二级高级检察官刘明翔表示,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的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此案中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财产情况,隐瞒、转移财产,致使案件长期难以执行到位,经司法拘留后仍不悔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拒不执行判决和裁定犯罪情形。
江汉区人民法院充分运用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动机制,及时移送拒执线索和审查起诉,使得“拒执”被执行人受到法律严惩。同时通过安排另案被执行人旁听庭审,促进多起执行案件圆满化解,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据悉,全市两级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协同联动,对故意隐藏、转移、损毁、无偿或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对暴力抗法、虚假诉讼、违反限制消费令经采取强制措施后仍不履行的行为,对非法阻止作证、拒不交付执行标的物、阻碍执行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逐步构建法院精准移送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全面依法审查起诉的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格局。
近三年来,武汉24.58万人被“限高”
查人找物是困扰执行工作的难题。武汉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段钧介绍,2022年9月起,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法院查人找物、联动惩戒,着力压缩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空间。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与公安交管、市场监管、不动产、金融、证券、保险、税务、互联网支付、综治网格等平台实现在线联通,与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通信服务供应商以及邮政邮寄地址库实现互联互通,对被执行人财产及相关信息,可全网一键查询、在线控制。在线向铁路、民航和星级酒店推送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名单,限制相关被执行人乘坐飞机、高铁和入住星级酒店。近三年来,对24.58万名被执行人实施了限制高消费。
“一些被执行人还心存侥幸,以各种手段逃避执行,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甚至暴力抗拒执行,使生效法律文书长期得不到执行,严重损害了群众合法权益,冲击了市场诚信基础,挑战了司法权威,触碰了法治底线,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坚决予以打击。”段钧介绍,2023年7月,市法院党组决定在全市法院开展“荆楚雷霆武汉行动”,用足用准强制措施,依法打击规避执行、逃避执行。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依法拘传3472人,拘留1296人,作出罚款决定154份,罚款96.75万元,共执结案件11.3万件,执行到位382.21亿元,执行完毕率41.28%,标的到位率52.36%,同比分别提升13.31个百分点、10.9个百分点。
据介绍,专项行动中,武汉市两级法院将民生小案作为攻坚重点,畅通“绿色通道”,对追索劳动报酬、农民工工资等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案款。对被执行人确无财产,但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及时开展司法救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近三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执结涉民生案件21494件,执行到位金额9.95亿元,执行完毕率和标的到位率位居各类案件之首。
(来源:极目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