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施·卡普尔中国新展:以绘画唤起不可思议的感官体验
南都记者获悉,印裔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 (Anish Kapoor) 于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举办的首次个展将于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1月举办,呈现一系列近期纸本水粉绘画。卡普尔以其对材料的严谨实验,和唤起不可思议的感官体验的能力而闻名全球,他的作品将雕塑和绘画实践巧妙融合,打破了风格流派的界域。
作为奠定英国和全球当代艺术史的重要人物,他的创作扭曲物理空间,探寻形成视觉感知的神秘过程。本次展出的这组新作色彩丰富——从深沉的紫色和蓝色,到如火焰般绚烂的黄橙红三色,未知的力量仿佛从莫名的黑暗之中浮现。
安尼施·卡普尔,《酝酿》,2018,纸本水粉,103.5 x 121 x 3.5 cm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安尼施·卡普尔195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现生活和工作于伦敦和威尼斯。他先后在伦敦弘赛艺术学院 (1973-77) 和切尔西艺术学院 (1977–78) 就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卡普尔在2003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并在2013年被授予骑士爵位,以表彰他对视觉艺术的贡献。
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卡普尔以形态大胆又彰显工学原理的公共雕塑最为著名,大型PVC表皮或抻拉或压缩,凹凸镜面的不规则倒影吸引着观者驻足;在石料上雕刻的凹槽,通过着色形成视觉上的消失效果,隙间与突起处唤起了形而上学的存在与缺失、隐藏与揭示的深刻两极。在1980年代初,卡普尔打造的各种几何造型拔地而起,仿佛由纯颜料制作而成;2000年代初,他创作的那些具有黏腻感的血红蜡制雕塑蕴含自我生发的动能,冲破作品本身的表面,在静谧的展厅内掷下一声响雷。在他的作品里,来自印度、埃及、希腊和罗马的古老神话,与当代语境下的形色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他的实践中,绘画一直是他长期使用的媒介之一,独特的用色传递出肉身脏腑的深邃感,近似自然生物和建筑的形态仿若开口、裂缝、窗棂和管道,在难以穿透的境界中逐渐消解殆尽。一种直接且强烈的情绪充斥着作品,在画面的中心激起了超脱的光芒,一丝迸发而出的明亮曙光。
安尼施·卡普尔,《无题》,2023,纸本水粉,103.5 x 138.2 x 3.5 cm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此次展出的作品聚焦卡普尔实践的核心主题——虚空,画面中弥漫着明与暗、内与外的张力,卡普尔以充满力量和感染力的笔触为每件作品注入鲜活的色调。
卡普尔对颜料的运用极富能量和活力,唤醒了一种动态感和未经修饰的原始力量,这正是艺术家在实践中对光线、深度和情感探索的典型体现。卡普尔的作品常常吸引观者从内省的角度出发,与色彩、形式和空间密切互动。展出的作品充满生气,画面中央大多都有一个黑暗虚空的形态,并嵌于散发着光芒的背景中;亦或相反,闪烁着光芒的虚空之相在漆黑的山形中隐现。背景、前景和内部空间之间的强烈交互暗示着无限的深度,将观者向内拉扯。周围的蓝色、土绿和红色笔触激起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空相正从景观中跃出、消亡。
安尼施·卡普尔,《无题》,2018,纸本水粉,96.5 x 116 x 3.5 cm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有的作品中的粗放黑色笔触穿透了画面中心的鲜艳红色,通过鲜明的对比为构图奠定了基础,令人联想到虚空、阴影或深渊。有的则以漩涡状的线条和层叠的纹理暗示混沌与能量,映射出卡普尔对自然界四大原力以及光明与黑暗、创造与湮灭二元对立的兴趣。
2019年,卡普尔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位于故宫旁的太庙艺术馆举办大型个展,重点展出了艺术家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包括极具震撼力的自生式装置和几何雕塑等。2021年,艺术家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呈现的个展完整地回顾了他的艺术实践,展出了他过去35年里享富盛名的创作,包括标志性蜡像雕塑、绘画、镜面作品,和新旧建筑模型。2022年,卡普尔的个展为里森画廊北京空间揭幕。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