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男孩正餐奉母,孝感动天就是如此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近日,河南南阳。二年级男孩李世博偷偷打饭给智力障碍的妈妈,自己吃同学剩下的饭菜一事引发社会关注。老师称,我愿意支付孩子妈妈的餐费。毛堂乡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他家是特殊家庭,相关的一些政策该享受的都在享受,政府一直都很重视,网友对我们有误解。据了解,事情被报道后,爱心人士为给他们家送去生活物资,把家里堆得满满当当。(据10月21日津云视频报道)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孩子“正餐奉母”的行为感动了老师,老师将视频发到网上后感动了全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孩子很孝顺。有网友称,这可以算得上是第二十五孝了。人们说,孝感动天,就是如此。
因为被孩子感动,不少网友给他们家寄去了生活物资。有志愿者前去资助时发现,其家里已经满满当当,快装不下了。其家属也呼吁停止捐助,以免浪费。因为不少网友认为当地政府对他们家关照不周,所以有关部门也迅速出面回应,表示该给的政策扶持早已到位,也一直在关注这个特殊家庭。
这个家庭特殊在何处呢?李世博的父亲因为车祸去世,家里有两个姐姐和奶奶,其母亲患有智力障碍。客观来说,哪怕有政府的扶持,要说他们过得有多宽裕也不现实。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我们要看到的是,这虽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却充满着爱的光辉。孩子将自己学校的饭菜,隔着栅栏给母亲,这是何其难得高贵的品质。其母亲,虽然身有智力障碍,吃饭时却满脸的幸福,对着孩子一脸慈爱。
人们常说,儿不嫌母丑。李世博更不嫌弃自己的母亲是智力障碍患者,有一口吃的还想着递给母亲。母亲哪怕有智力障碍,也知道来学校看看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场景,印证的是母慈子爱的现实。母亲的慈爱和儿子的感恩,都是无私的,这份感情最珍贵。这也是最朴实的情怀,最纯真的场景。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人们常说,从孝里能看出人品,看到人的责任心。百善孝为先,绝非仅限于物质层面的供养,更在于精神层面的陪伴与慰藉。
网友被孩子的一碗饭感动,是因为其孝心。这些都说明,孝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美德,能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心弦,引发共鸣,让人心生慈悲。那一屋子的捐赠物资,既是给李世博孝心的回馈,也是在证明孝的力量和伟大。
在此,也希望当地政府,能给这个特殊家庭持久的关心和照顾,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让这个家庭其乐融融,不负网友期盼。
(来源:极目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