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伙伴见面了,成都推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建设
9月20日,暑热还未散去。在历经12次高温红色预警和连续高温天气之后,一场关于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的推广应用供需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 能源安全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了补齐短板,活动现场发布了上百项应用机会清单及供给清单、建设能力清单。通威、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分享了产品或服务,吸引了参会企业广泛关注。 “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力争到2025年,成都建成并网储能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局长、主任张新宇表示,成都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速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
应对“烤”验 提升电网调峰、顶峰能力
这个夏天,成都可谓历经“烤”验。8月22日,全市实时最高气温达40.5℃,成都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到2144.9万千瓦,这无疑是对能源电力行业的严峻考验。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罗亮介绍,成都电网是四川省最大的负荷中心,最大用电负荷占全省近1/3,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最近十年,成都用电负荷保持8%以上高速增长,负荷季节性、尖峰化特征明显,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刚性保障民生用电面临新的挑战。
考验之中也蕴藏着机遇。张新宇在会上介绍,从需求侧看,成都是西南电力负荷中心、超大城市,也是典型能源受端城市,电力负荷尖峰化、迎峰电力紧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急需补强本地顶峰电源和调峰储能这个短板,对分布式光伏和新型储能的建设需求十分迫切;从供给侧看,成都不仅有光伏、储能全产业链赋能的全场景产品供给,也有涵盖光伏、储能项目建设到运营全周期政策供给,还有政企联动开展的从备案到并网的全流程服务供给。
“抓紧提升电网调峰、顶峰能力是当务之急,大力建设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是关键一招。”在分析了机遇与挑战之后,张新宇这样认为。
搭建沟通平台,为企业提供对接渠道
本场对接活动,正是成都“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在能源领域的延伸,为企业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
据介绍,本次活动吸引了120余家分布式光伏与新型储能生产企业、应用需求企业和投资建设企业,以及市级有关部门、区(市)县能源主管部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市属国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旨在通过政企联动的方式,共同推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位于青白江区的巨石成都11.6MW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成都市目前运行的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分布式发电站,屋顶光伏组件铺装21318块,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今年“迎峰度夏”行动当中,公司在午高峰利用光伏发电,最高发电功率达到7000KW,有效缓解了电网负荷压力。
为进一步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场景应用,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还计划扩大现有光伏项目规模,并引入新型储能系统,提升整体能效和系统灵活性。
成功案例有了,产品谁能提供?活动上,众多知名企业带来了自家“法宝”。通威股份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是光伏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建立了完整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公司的TNC组件、THC组件等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供应方展示产品和技术,需求方找寻想要的解决方案,企业家们现场频频互动,互留联系方式,约好时间深入交流。
活动现场,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解读了成都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支持政策,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介绍了成都新型储能建设需求规模、分布式光伏可接网容量和区域分布,以及相关并网程序和办理流程。相关市属国企介绍了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
当前,成都正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构建适宜超大城市的新型能源体系。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从建设用地、配网通道、容量电费、用电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储能和分布式光伏的支持力度,大力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中的卡点痛点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李嘉恺 摄影报道
编辑 于曼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