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产生自我意识吗?这场讲座以科幻为镜
潮新闻通讯员 杨鹏飞
近日,杭州师范大学钧儒报告厅内人声鼎沸,一场名为“未来想象与现实科技: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幻创作”的讲座吸引了校内师生的关注。
讲座现场。学校供图
这场由杭师大与余杭区科协联合举办的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硬科幻代表作家江波作为主讲嘉宾。江波是当代中国硬科幻的代表作家,他以其独到的洞见和硬核新颖的作品设定闻名,在科幻文学领域屡获殊荣,曾七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四次荣获全球华语星云奖金奖,他的《银河之心》三部曲和《机器之门》等作品广受赞誉。
甫一出场,江波就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生物有自我意识吗?人工智能会产生自我意识吗?”这让台下的大学生们思维都开始原地起飞。
随后的讲座中,江波带领大学生们领略了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前沿技术、生物智能到生物意识的转变,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同时,科技的快速迭代也催生了科幻作品的热潮,“科幻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遵循科学理性思考的艺术加工,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科技进步带来的复杂人性与社会责任问题!”“当科技突破人类限制时,我们是否还能保持本真的人性?”江波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一个令人深思问题。
讲座现场。学校供图
来自杭师大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小戴深受触动,“这次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师,我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思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正如江波所说,“科幻作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未来可能性的描绘,更在于它能够引发人们对伦理道德及社会变迁的深度反思。”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其中不乏关于“当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时我们该如何自处”这样的尖锐问题。江波的回答也饱含睿智,“无论乐观还是悲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定义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如何赋机器以文明。”
讲座现场。学校供图
现场,江波还为学生签赠题词:“保持好奇,勇于探索!”他希望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能把科幻作为思考方法,发现改变现实的力量,共同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辉煌前景。
来自物理师范专业的小钱同学从小就怀揣着成为一名科幻作家的梦想。初中时期,她尝试撰写近20万字的作品,但学业压力让她暂时搁置了这个梦想。这次讲座重新点燃了她的激情,尤其是将科幻创作与物理教育相结合的想法。
讲座现场。学校供图
此次活动是杭州师范大学《科幻与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和信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负责人解山娟老师表示:通过引进名师大家走进校园,利用优质社会资源共建大思政协同育人,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共建大思政协同育人,不仅能给同学们带来独特的通识课学习体验,还能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并引发大家的人文思考,同时也为同学们的职业规划提供启示。
(来源:潮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