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登报喊离岗16年的员工回来上班,如此“长情”暴露出管理漏洞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的一则《关于要求任守志等四名同志限期返回公司上班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引发热议,有人竟擅自离岗长达16年。10月17日,当事公司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一直在联系当事员工,但仍未联系上,“不在岗没有工资。”(据10月17日极目新闻《吉林一公司登报通知4名擅自离岗员工上班,其中一人离岗长达16年》)
涉事企业发出的通告(来源:吉林日报)
据通告显示,涉事公司要找的这4名员工,未经公司批准擅自离岗,一直都没来上班。在此期间内,公司不断以各种方式与上述同志联系未果。所以用公告的方式通知他们于2024年10月21日前返回公司上班,如逾期不归,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吉林省国资委《关于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及有关规定处理。
寻人启事不罕见,但是公司登报寻找不上班的员工,苦苦期盼其回来上班,实在让人大感震撼。竟然有人能离岗16年依然守住了岗位,这简直让每天早上百米冲刺生怕迟到扣钱、请假超过三天就担心被记旷工的打工人汗颜。在这个浮躁而变幻的时代,山盟海誓的爱情或许都撑不过3个月,但却有一个岗位愿意等你16年,谁敢说这不是“最长情的守候?”有网友调侃称:这才是真正贴心的好公司,16年不上班都舍不得开除,铁饭碗都生锈了,这得是不锈钢饭碗啊!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登报通知或许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确保在单方面解除合同前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然而,从通告内容来看,该企业似乎并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打算,而是依然愿意让这些长期离岗的员工回来上班。这样真的合理吗?这让其他兢兢业业,每天到岗的员工情何以堪?
公众对这则公告感到不可思议,觉得不是滋味,也在情理之中。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少年轻人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看到有人居然可以长期占着岗位不上班,内心当然会感到不平衡。虽然企业也表示,不在岗就没有工资,但并未明确说明,企业是否仍为这些人缴纳社会保险、保留岗位资源等。这些同样是国企用人成本的一部分,不该白白浪费。
进一步而言,这些人离岗多年而公司仍能正常运作,是否也说明他们的岗位其实并非不可或缺?可有可无的岗位却长期保留,长期擅自离岗的人不果断劝退,无疑暴露了企业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不仅对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发展活力有不良影响,更加深了公众对国企人浮于事、冗员严重的刻板印象。
国企员工擅自离岗16年并且失联,显然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及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违反。企业未及时履行管理义务和责任,也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也凸显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人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今社会节奏这么快,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国企因为这样的新闻,给人一种“闲得离谱”的感觉,极易冲击了社会认知,让人感到气馁,丧失斗志,激发潜在的社会矛盾。更可见,整顿国企用人乱象、深化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2024年9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这一制度显然是为了提升国企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公平性,促进人才优胜劣汰,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希望真能以制度促行动,让国企的运营管理符合市场规律,体现社会公平,别再出现这种离谱的“寻员工启事”了。
(来源:极目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