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湘云过得比林黛玉惨多了,却很少有读者心疼她?
今天来聊聊《红楼梦》里的两位女子——史湘云和林黛玉。在这部伟大的小说中,史湘云的命运似乎比林黛玉还要坎坷,但为啥读者们提起她来,总是少了几分同情呢?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咱们对《红楼梦》的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网友的分享太真实
还有一点,叔伯是成年人,已经能够支撑门户,有个弟弟还不知道长不长得大,如果家里没有强势的近亲,孤儿寡母被下人生吞活剥的都有,更别说两个未成年小孩了一个人不想回在大观园玩,只要想回随时可以回家,家里一切有叔婶打理妥善。一个人想不想都没有家可以回,离开贾府就没有容身之所,怎么会一样?而且史湘云除了没有父母这一点外她可怜,其他该有的没人短她一点半点,叔婶对她也是很良心,给她找的人家也是各方面都好的配的。
不止对湘云,我小时候每次看到袭人托别屋的丫鬟做活计,都觉得别扭,空放着一屋子丫头,其中还有个高手晴雯,反而到处去求别屋人。木错,我觉得袭人这么干是有很多心机在里面的,原本宝玉的针线应该是晴雯做吧,该晴雯做的她不会不做,但是袭人把这些活拿出去求别人做,一来架空了晴雯的本职工作,二来败坏了晴雯的名声,让别人认为晴雯不好好干活,没办法弄的袭人到处托别人做。其实真至于这样么,别的不说,就算是晴雯真的懒,不干活,宝玉屋里丫鬟多了,哪个不乐意给他做,巴不得抢着给他做呢。
次子这个倒是其次,林如海不一定这么看重,关键这小子自己不上进啊,不肯读书不肯科考的,林如海科举探花出身、凭本事一路做到巡盐御史,最看不上的恐怕就是这种扶不上墙的了。还有林黛玉身体不好注定短命,这点也很惨的。长期生病忍受病痛折磨很惨的。林家的基因真是不好,五代单传,林黛玉啥兄弟姐妹都没有,她们家可能技能点全点智商上了没给生命健康点上。
做针线那事明明就是袭人的问题,一个大丫鬟,拿自家公子贴身的东西给另一个闺秀做,完了还说是自己做的(宝玉比不过人家就给铰了,事后知道是湘云做的又后悔),就算小时伺候过湘云关系好,袭人这事做的也十分不妥。原著里形容卫若兰,用的是“王孙公子”,“才貌仙郎”,王孙公子,也就是说卫若兰的父亲是袭了家里爵位的,宝玉严格来说还算不上王孙公子。才貌仙郎,既有貌又有才,能撑得起门户,一个出身勋贵世家,有才有貌,还很可能是家里能袭爵的儿子的人,史家叔婶已经给史湘云找了一门四角俱全的亲事了。
史大姑娘有两个有爵位有实权的叔叔,而且叔叔婶婶并没有薄待她。她的才华气度可与薛林争衡,真真侯门千金的气派,可见家里是用心培养的。在当时对女孩子最关键的一件事上,婚姻,足见其叔叔婶婶的情分。对比另外一个小姐,史湘云嫁的是才貌仙郎,那还是贾迎春的亲爹选的婚事。贾母那么疼林妹妹,可林妹妹也感叹嫁与东风春不管。所以,叔叔婶婶即使没有娇养史湘云,但是大事上都没含糊。
实从一向最不多事最给长辈面子的宝钗开口驳袭人,甚至话里对史家婶子有微词,就知道是真的不容易了。连一向循规蹈矩的宝姐姐都觉得湘云活儿太重。我记得有一次中秋宴黛玉和湘云俩人在湖边联诗,湘云还说她俩都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所以能理解黛玉的心情什么的。湘云后来和黛玉成为闺蜜主要就是同病相怜。
现在您可能已经明白了,这是因为读者的情感投射、性格魅力的差异以及文学作品的聚焦效应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亲爱的老朋友们,史湘云和林黛玉的故事,都反映了《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多样性。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思考,让我们一起从文学中学习,从故事中感悟,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欢迎留言讨论。
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