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梁嘉伟:工匠精神能创造中国发展奇迹
“这种线缆是什么类型线?有什么特点和功能?一般运用在什么场景?动手安装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在“梁嘉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实操场地,梁嘉伟启发学生们思考并动手解决问题。1993年出生的他,曾经也是一名普通的技校生,一步步走上了世界冠军舞台,成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对此,他表示:用双手成就梦想,用技能改变人生轨迹,贯穿始终的就是奋斗。
坚信学技能一样有前途
22岁重返学校当老师
梁嘉伟是土生土长的中山人。2009年,16岁那年,他被中山市技师学院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录取。在当时的世俗眼光中,他是一个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
梁嘉伟进入技工学校后,发现是边上课边动手操作,他觉得这样的课堂非常有趣。渐渐地,他觉得自己的专业很贴近实际生活,学成以后应该能顺利找到工作。
因为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强、做事积极主动,老师选择他参加技能比赛,从此,他奔跑在技能比赛的路上。梁嘉伟第一次参加的技能比赛是一个校级比赛,比赛内容是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假人救“活”,如果救不“活”,旁边连接的电脑就会显示抢救失败。
比赛开始,梁嘉伟认真观察前面的同学是如何操作的,做好记录,并迅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最终,他操作机器成功把假人救“活”了,获得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经过这次比赛后,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并且坚信学技能一样有前途。
他刻苦钻研技术,只要有和专业相关的比赛就积极参加,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2014年6月,经过5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走向社会,半年后重返学校当老师,这一年梁嘉伟刚好22岁。
梁嘉伟。受访者供图。
把操作台搬到学生食堂
“目中无人”训练抗压
梁嘉伟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该项目标准极严,要想参赛必须过五关斩六将,需先后通过学院、市级、省级比赛,成为国家队队员。因竞争者众多,梁嘉伟多次冲关,终于如愿拿到国赛资格。
2016年6月,梁嘉伟踏上了前往天津国家队训练基地的征途。在国家队训练基地,梁嘉伟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每天早上从7点开始一直训练到午夜12点。其中一个光纤熔接训练,要把两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透明玻璃纤维熔接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把断纤、裸纤扎入手上的皮肤。他打开手机灯,利用光线不断在手上寻找断了的光纤,再用镊子刺破外皮,一层一层地慢慢把光纤挑出。因为断纤早已扎入肉里,他每次拧毛巾、拧螺丝刀都能感觉到刺痛。
但为了提高操作精准度和熟练度,将操作手法训练成肌肉记忆,梁嘉伟忍痛坚持,他拿胶布和纸巾把伤口裹住,再戴上劳保手套继续训练。梁嘉伟坦言,当时他也有过动摇,但是想到有机会在世界技能舞台上为国争光,便咬牙继续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梁嘉伟自主研发“十指熔纤法”等多种技能技巧,最终将熔纤准确率从99%提升到99.99%,确保每次光纤熔接损耗都在0.01dB以下。
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比赛需要4天时间,有25个小时都在动,对体能要求非常高;比赛现场除裁判近距离观看比赛进程外,还有很多围观的工作人员,需要有一定心理抗压能力。因此,梁嘉伟每天坚持跑步和做俯卧撑,并且进行心理训练。他把操作台搬到学生食堂中间,让陌生人围观。经过近4个月的连续训练,梁嘉伟做到了操作项目时“目中无人”。
打破日本该项目垄断地位
历史性突破夺得金牌
经过了10次选拔,到2017年7月,梁嘉伟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参赛选手。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7年10月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梁嘉伟参加的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金牌一直由日本队所垄断,这是由于日本很早就已实现光纤入户,所用设备也是最先进的,而当时中国光纤网络尚未全面普及,仍以铜缆网线居多。而且,布线项目从创办人到出题目、用设备,都由日本专家主导。
他与教练根据以往的比赛经验,按照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相关内容拟写了100套训练试卷,几乎穷尽了该项目可能出现的试题样式。
对于选手来说,语言交流是个难点,比赛试卷是英文,和裁判交流也需要用英语。他认为自己一定要刻苦掌握比赛的专业词汇,此外,可以用多种方式让裁判懂得自己的意思。因此,在比赛现场,他手拿比赛用具,用英语关键词加上手势、表情与裁判沟通。“我用广东英语,拿到了故障排除模块全场唯一一个满分。”他笑着说。
最终,梁嘉伟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上获得了金牌,一举打破了日本队在该项目上的垄断地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我国参加世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奋斗者说
南都:从普通技校生到世界冠军,从人民教师到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一路走来,有着怎样的感受?
梁嘉伟:回望我成长的过程,一直都在不断努力、不断往前冲,走好当前这一步,慢慢优秀起来。现在我也到全国各地宣讲,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这是一个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成长的时代,这也是我能从普通的技校生成长为世界冠军的最重要因素。
以我们技师学院为例,学院校企供需见面会求人倍率5:1,也就是说五个岗位“抢”一位学生。家长学生的观念也逐渐转变,今年我们学校的招生中,有三成的学生超过了普高的录取分数线,这就意味着,并不是因为没书读来读技工学校,而是技工学校是我的选择。
根据人社部统计预测,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将面临3000万人才缺口。广东省以制造业当家,依然面临着巨大的高技能人才缺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南都:“梁嘉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有着怎样的目标?您对工作室有着怎样的期待?
梁嘉伟:我就是从一名普通的技校学生成长起来的,成为一名老师后,我非常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技能青年。2018年4月,我们成立了“梁嘉伟创新工作室”,2022年成为全球培训中心信息网络布线分中心,能够同时满足50名学员进行同步训练。
我们希望助力中山乡村的“三线”整治和改造,到各个乡村去进行义务的维修、网络的提速等,有时候还会帮村民修理电器,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动光纤网络铺设,让村里通信更快、用线更少。这其实也是让世赛成果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少学生和家长因此也会来报考技工学校,希望在工作室的影响和带领下,让学习技能的学生,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亮,追逐荣光。我坚信在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技能报国的行列中,用工匠精神创造中国发展奇迹。
人物名片
梁嘉伟
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高级技师,梁嘉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金牌,受聘为第45-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术指导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全国总冠军、广东省南粤技术能手奖等称号。
采写:南都记者 侯玉晓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