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助企业,“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信心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
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国庆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二是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三是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业内人士解读认为,财政政策的重点可能逐渐切换,从投资刺激转向民生保障。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外,在此之前,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加强民生保障的指向已经非常明确。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用切实举措腾出更多财政资源,以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用“政府过紧日子”来换“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
政策的转向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政府支出转向民生保障,比如加大养老、健康、就业的公共保障力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居民的生活成本,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过去,居民收入主要被用于基本生活开支,或者变成储蓄,为应对不确定风险做准备,所以不敢在消费方面花太多的钱。而财政加强民生保障,意味着减轻居民生活负担,从而间接促进消费。消费得到提振,企业活力提升,居民收入有保障,如此就能形成健康的经济循环。
可以说,促消费和惠民生彼此成就。从大的方向看,社会越发展,财政对民生的保障就越强;从近年的政策信号看,各地都将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政府重点工作,而此次新闻发布会再次强调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显然符合现阶段的决策理性,政策可谓一以贯之,坚定有力。
发布会还提到要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提前明确阶段性政策后续安排,明确指出,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政策不会停、不会少;三是加强要素配置保障,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努力做到“应贷尽贷”。
企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稳定向好至关重要。涉企执法、监管等是否合规,已经不仅是影响地方营商环境那么简单,其对经济的长远影响不容忽视。上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随着助企帮扶政策的陆续出台,相信企业发展环境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一揽子增量政策极富针对性。近来市场信心提升,政策在诸多环节得到正向反馈,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接下来政策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