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售80亿的三株口服液,就因为湖南一老农,直接在1年内灰飞烟灭
“三株口服液,造福全人类。”
这则广告在90年代可谓风靡一时,尤其是广告中宣传的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等功效,令无数消费者争相购买,这家公司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巅峰时期,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高达80亿,旗下更是拥有600家分公司,15万销售团队。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这家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之际,却因为一位老人的去世,直接在1年内灰飞烟灭。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内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仅供参考
三株口服液的老板是吴炳新,这一切还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1938年,吴炳新出生在山东一个贫困的农村,他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干活,直到月亮高挂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家里还有个哥哥,兄弟俩常常饿着肚子入睡。屋子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破旧的木桌上摆着几个缺了口的碗,墙角堆着几捆柴火,这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冬天寒风凛冽,兄弟俩只能挤在一起取暖,盖着单薄的棉被瑟瑟发抖。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吴炳新刚学会走路,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推向了更深的苦难。母亲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没过多久也郁郁而终,追随父亲而去。
年幼的兄弟俩顿时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他们在街头巷尾流浪,捡拾垃圾堆里的剩饭剩菜充饥。
有时会遇到好心人,给他们一个馒头或是一碗稀粥,这些微不足道的善意却如同雪中送炭,让兄弟俩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岁月如梭,吴炳新渐渐长大。他获得了在包头矿务局工作的机会。初入职场的吴炳新,凭借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就脱颖而出。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即使是最繁重的体力活,他也毫无怨言地承担下来。领导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经常在会议上表扬吴炳新,称赞他是矿务局的模范员工。
很快,吴炳新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工资也随之增加。但这并没有让他松懈,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斗志。吴炳新开始主动学习新技能,研究矿务局的各项业务。
他常常加班到深夜,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快就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矿务局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事们对吴炳新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深感佩服,纷纷以他为榜样。有些年轻同事甚至主动找他请教工作经验,吴炳新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渐渐地,他成为了矿务局的"活字典",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大家都会想到找他帮忙。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吴炳新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人脉。
1982年,他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承包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糕点厂,开始了自己的糕点生意。起初,吴炳新面临着诸多困难。
糕点厂的设备陈旧,工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但他没有气馁,而是亲自钻研糕点制作技术,同时四处寻找优质原料供应商。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吴炳新的努力下,糕点厂的产品质量逐渐提高,销量也随之增加。他开发了几款独特口味的糕点,很快就在当地打响了名气。虽然赚的钱不多,但吴炳新看到了希望。
然而,吴炳新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更大的成功,想要创造一番更大的事业。正是这种不甘平庸的野心,推动着他不断前进。
1989年,吴炳新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开始涉足保健品行业。起初,他对这个领域并不熟悉,但他相信保健品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吴炳新的探索之路并不平坦。
有一次,他听说某地有一种神奇的保健品,便不顾天气恶劣,冒着大雨驱车数百公里去考察。结果发现那只是一个骗局,让他白跑一趟。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的决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吴炳新开始代理"昂立一号"口服液。
没想到,这个决定竟成为了他事业的转折点。"昂立一号"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每天一大早,门口就排起长队,有的人甚至通宵排队就为了买到口服液。
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让吴炳新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决定自主研发口服液,以满足市场需求。1994年,他斥巨资成立了三株实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艰难的研发之路。
研发过程中,吴炳新遇到了不少困难。首先是原料的选择,他和团队走遍全国各地,寻找最优质的中药材。
有一次,为了一味稀有药材,他们甚至深入到偏远山区,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整整三天。其次是配方的调试,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才最终确定了最佳配方。
三株口服液主打的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的功效。吴炳新坚持使用纯天然中药材,强调"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
为了激励员工,他设立了丰厚的奖金制度。"只要有突破性进展,奖金就翻倍!"这个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终于,三株口服液研发成功。
吴炳新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推广。他采用了电视广告、报纸宣传等多种推广方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株口服液,造福全人类"这句广告语,朗朗上口,很快就深入人心。
老百姓们被这个宣传深深吸引,纷纷购买三株口服液。有的人甚至一次性买几十瓶,生怕买不到。
除了常规营销,吴炳新还创新性地采用了直销模式。他组建了庞大的直销团队,深入到全国各地进行推广。这种面对面的营销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信任了三株产品。
在这些策略的推动下,三株口服液的销量节节攀升,吴炳新赚得盆满钵满。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先是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后来又在全国多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三株口服液的成功,让吴炳新的事业如日中天。在巅峰时期,三株的年销售额高达80亿元,创立600个分公司,销售团队高达15万,吴炳新也因此被评为中国首富。
他的成功引来了无数企业家的羡慕和效仿。每天,都有大批企业家慕名而来,希望能一睹吴炳新的风采,学习他的成功经验。吴炳新的办公室门庭若市,预约见面的名单排到了几个月后。
然而,就在吴炳新享受着成功的荣耀,以为可以就此一帆风顺时,意外却悄然而至。这个意外,将彻底改变三株的命运。
1996年,一位名叫陈伯顺的老人在电视上看到了三株口服液的广告。广告中描绘的神奇功效让他心动不已,决定买来一盒试试,希望能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陈伯顺满怀期待地开始服用三株口服液。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他喝了后,身体突然开始出现不适症状。
起初只是轻微的皮疹,但很快就演变成了严重的溃烂。家人见状大惊失色,连忙将老人送往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陈伯顺对三株口服液中的高蛋白成分产生了严重过敏反应。
医生严肃地要求老人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并开始进行紧急治疗。家人闻言,立刻将家中剩余的三株口服液全部扔掉。然而,停用三株口服液并没有让陈伯顺的病情好转。
相反,他的症状不断加重,全身溃烂面积不断扩大,疼痛难忍。医院的专家们对此束手无策,尽管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收效甚微。最终,陈伯顺不幸离开了人世。
老人的离世让家人悲痛欲绝,同时心中也憋着一股怒火。他们坚信,正是三株口服液导致了这场悲剧。在处理完老人的丧事后,陈家人毅然决定将三株公司告上法庭,直指其生产的口服液有毒。
在那个信息传播还不够发达的年代,人们往往容易听风就是雨。"三株口服液致人死亡"的消息如同一阵飓风,瞬间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开始恐慌,生怕自己也会因为喝三株口服液而丧命。
一时间,原本热销的三株口服液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毒药"。许多家庭将家中库存的三株产品统统倒掉,有的甚至连包装都不敢触碰,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看准时机的媒体们纷纷加入到这场"围剿"中。各大报纸、电视台争相报道三株公司的负面新闻,有的甚至不惜编造虚假信息来吸引眼球。这场舆论风暴彻底摧毁了三株公司多年来建立的品牌形象。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三株公司的销售额直线下滑。曾经门庭若市的专卖店如今门可罗雀,货架上的产品积满了灰尘。一些分公司因为经营不下去,不得不宣布倒闭。
公司内部也开始出现动荡。一些员工听闻此事后,担心公司前景,纷纷提出辞职。曾经团结一致的团队,如今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最终,在各方压力之下,吴炳新不得不宣布公司破产。曾经的"中国首富"就这样销声匿迹,三株的辉煌岁月也成为了过去。
然而,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2020年。令人意外的是,沉寂多年的吴炳新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推出了一款名为"五株王"的新产品,试图东山再起。
面对这个新产品,人们的反应却是褒贬不一。有人对吴炳新的坚持精神表示钦佩,认为他有勇气重新开始,也有人对"五株王"持怀疑态度,担心会重蹈覆辙。
一位曾经的三株口服液忠实用户感慨道:"说实话,我对'五株王'很感兴趣,但又有些犹豫。毕竟当年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如果产品真的有保障,我可能会尝试一下。"
如今,"五株王"能否重现三株当年的辉煌,还是会成为昙花一现,仍然是个未知数。但无论如何,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保健品品牌,已经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