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妈妈看《出走的决心》的年轻人
这个国庆假期,许多年轻人掀起了带妈妈去看《出走的决心》的热潮。这部以自驾阿姨苏敏为原型改编的电影,用生活流的朴素情节还原了一名母亲陷于婚姻、家庭、母职等困境的妥协与反抗,成为想要改善家庭关系的年轻人的最强嘴替。
但并不是所有妈妈都能理解苏敏与儿女的苦心。有人质疑这部电影煽动男女对立,有人感叹好电影来得太晚,充斥于网络的争执与讨论,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电影营销的推手。截至发稿日,《出走的决心》票房已经过亿,成为内地影史横跨中秋和国庆档家庭片总场次榜的NO.1。
一、带妈妈看电影,年轻人却破了防
看到上映信息后,来自深圳的芝芝果断买了两张电影票:一张给自己,一张给妈妈。
芝芝的妈妈是河南人,今年56岁,以前是会计,生了弟弟之后就辞去工作,做了一名全职主妇。在芝芝心中,妈妈是很不一样的:喜欢开车自驾,虽大半辈子受困于家务劳动,但内心是向往自由的。
“我妈在我心里,也一直是位苏阿姨。”
2020年,来自河南郑州的56岁的苏敏决定自驾出游,逃离压抑的家庭生活。4年期间,苏敏一个人经行全国400多个城市、驰骋17万公里。这些经历被发布网络后,“活出自我”“女性觉醒”等赞赏把苏敏推向风口,影响力大到海外媒体都称她为一名“无所畏惧的公路旅行者”。
苏敏的故事被拍成《出走的决心》。电影里,女主角也曾是一名独立女性,但她对大学、爱情、同学会、远游的憧憬,统统让位给了“对家人来说更重要”的事情,被无止境地索取、规训。芝芝认定,自己的妈妈与苏敏有种种相似之处,一定会与电影共鸣。
电影结束后,芝芝却后悔了。
当她表示自己被电影震动到流泪时,妈妈的回答凉了她的心:“这有啥好哭的?如果是我,我就不走,我就愿意给女儿带孩子。”
妈妈甚至还为影片中的父亲申辩,“他对女儿挺好的。这女的干嘛逼得这么狠,现在搞得像仇人,让对方在现实中怎么见人?”
原本希望妈妈能够得到哪怕一点点觉醒的芝芝,被妈妈直怼有毛病。“原来,我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秉持着我最讨厌的价值观。”
有着相似经历的网友们也纷纷破防,困惑妈妈们为什么对电影无动于衷。
有人感慨几十年的价值观难以靠一部电影去改变;有人分析妈妈们难以否定自己数十年的付出与隐忍;有人愤怒自己与妈妈一向三观不合,这次彻底死了心。
无论声浪的朝向如何,《出走的决心》在豆瓣被近9万用户打出了8.6的高分,成为今年口碑最佳的国产片之一。它逐渐扩大的影响力,正在感染更多的人。
《出走的决心》上映后,小红书用户“罗卜知道啦”远程买了一张票,请远在南宁的妈妈看电影。
在“罗卜知道啦”心中,妈妈一定程度上是名女强人,“是一个注重教育且执行力很高的女性”。在爸爸相对保守的情况下,是妈妈倒逼着搬家、换城市、转校,为女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罗卜知道啦”的北大文凭,离不开妈妈的付出。
要强的妈妈虽然成功拿到了医师证与会计证,一次次证明自己的事业独立,但也逃脱不了家庭困境:女儿出国升学需要用钱,必须节省;丈夫向来不支持自己,惯于用语言泼冷水。
“我爸爸其实很会做菜,也会承担家务,但他是言语上的暴君。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外人看来,我爸爸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常人或许不理解,表象一切都好的家庭,妈妈到底在痛苦些什么。但作为女儿,“罗卜知道啦”非常理解母亲的处境。
“观影前,我妈小心翼翼地跟我说,害怕看完电影后会忍不住提离婚、想出走。我就说,没关系的,我完全支持你。”
电影落幕后,妈妈并没有真的提出离婚,“罗卜知道啦”的家庭生活也没有发生巨变。但妈妈后来告诉女儿,有件想买很久一直也没舍得买的衣服,她买下了。
二、家庭观影,一张票卖出三份钱
一定程度上说,带妈妈去看的《出走的决心》,与带孩子去看的《熊出没》系列异曲同工。
今年国庆档定档十几部电影,仍然由主旋律领衔强类型的喜剧与犯罪片,陈凯歌、葛优、成龙、赵丽颖、刘德华等影视大咖为票房护驾保航,留给诸如《出走的决心》此类情感更为细腻的剧情片蛋糕,似乎不多了。
于是,营销与观影模式,成了运作的关键。
提到票房神话,几乎一年一部的《熊出没》系列电影,正在“闷声发大财”。从2014年入驻银幕开始,十年时光《熊出没》系列累计票房已超77亿。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家庭式观影。
与更多是起到看管责任的陪同式观影不同,家庭式观影的核心在于: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在电影中得到情绪价值。
《熊出没》系列以亲子与成长的主题将孩子、成人两手抓,2024年的《熊出没·逆转时空》甚至直面当下社会的迷茫困惑,讨论“一个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反而是给了成年人更大的治愈感。
于是《熊出没》系列电影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合家欢,一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父母带孩子观影的家庭单位,一边同时顾及了上下两端的观影体验,让口碑与票房齐飞。
《出走的决心》与《熊出没》系列模式相同,底色相反:虽然主角是56岁的中老年妇女,但电影要吸引的主体仍然是年轻人,然后由年轻人自下而上地带父母观影,让一家人共同体验了一种“合家反思”。
需要反思的主体,是家庭中的父亲。作为电影中被控诉的一方,爸爸们大多是被迫买了电影票,以一种沉默且别扭的姿态陷入了座椅。
当电影中,姜文饰演的父亲不耐烦地敲窗户,如同呼喊服务员般使唤妻子“来碟醋”时;自己根本不干活,却傲慢指责累到歇息的妻子“你就是懒”时;毫无逻辑地语言打压妻子,一边自称“我是一家之主”一边批评“你就是不明事理”时……观众席一片“我爸也是这样”的窃窃私语。如果影院此时打开灯光,正在观影的爸爸们的脸色或许并不好看。
这种“奇观”也成了网络平台上大家争相分享的话题。“姜文没有我爸演得好”一度上了热搜。电影与现实中都被父亲怒斥过“你敢顶嘴”的年轻人,用一张电影票,给了父辈一次沉默有力的回击。
这份反思也辐射到了年轻人自己。
电影中有个非常巧妙的角色设定——女儿孙晓雪。作为新时代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晓雪一度是妈妈的同盟:帮妈妈说话回怼父亲,指责妈妈太过懦弱,劝其趁早离婚。
但当晓雪自己结婚成为母亲,预产期提前需要剖腹产时;当失业潮下,晓雪好不容易面试到一份工作,需要妈妈帮忙照顾孩子时……一声“妈”,就让母亲再次放弃了出逃的计划。因为家庭与职场的种种不公,逐渐处于弱势的女儿,不得不上演亲情绑架,站在了母亲的对立面。
母女共同的母职苦难,宿命般代际轮换;张本煜饰演女婿看似体贴,骨子里“父权未改”。这些更有挖掘潜力的角色,让银幕前的年轻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的自己。
这恰恰也是《出走的决心》的厉害之处:本以为是部小众文艺片,上映后却以普世情节,把几乎所有人拉了进来,造成了连环破防。
正如导演尹丽川自己所言,她没有搞性别对立,但日常生活就是充满了惊心动魄。
当年轻人带着父母一同观影时,更不如说是,年轻人利用上了电影的功能性,想给父母好好上一课。年轻人或许并不是真的想鼓舞妈妈离婚出走,但大家一定会希望,一部电影能给家庭带来一点小小的转机,让家里所有成员都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长辈本不是影院常客,但《出走的决心》40+的观影用户达到了24.8%,也堪称影视奇迹。
虽然绝大多数仍是女性。
三、女性主义电影,允许瑕疵
到底什么是女性主义电影,这其实是个很难简单定义的问题。
以《那不勒斯四部曲》火遍全球的意大利作家费兰特,早年有本书叫《暗处的女儿》,讲述被困母职的女作家曾为了自由写作抛弃女儿,结果终其一生陷入自我折磨。2021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虽收获了一些好评,但票房并不显著。
原因或许很简单——妈妈的作家身份,不太接地气;一名女作家内心的痛苦与思考,也难以被大众妈妈们共情。
事实证明:当电影拥有诸多隐喻,需要深度解读时,它必然会远离市场。当观众都不愿意掏钱买票时,更别提一部电影能带来多少启蒙。
2023年的电影《芭比》在运作上则高明许多,借助一个世界级的玩具IP,用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包裹了一个关于父权社会、女性主义、思维实验等内核。《芭比》当年以14.4亿美元的战绩,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对比一下,《芭比》在国内只收获到2.52亿元(约0.36亿美元)票房。除去芭比娃娃本身并不是中国的国民玩具外,其价值观的先锋性或许也有些水土不服。
中国电影需要自己的女性主义。
今年年初,贾玲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最终票房达到了34.6亿,位列当前中国影史票房第14名。“女性独立”的议题,被包裹在“贾玲减肥100斤”的事件营销中时隐时现,相对地也偏移了一些大众的着眼点。
更核心的地方在于,“女性可以很强”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被大众所认同。日本女性主义专家上野千鹤子说过,女性主义的敌人不是男权,而是父权主义。《热辣滚烫》显然没有造成这方面的冲击。
市场仍有空缺。如果控诉父权的女性主义太远,那我们就来聊聊姥姥与母亲。今年国内院线电影口碑最高的几部中,《姥姥的外孙》与《出走的决心》便走的这个路子。
姥姥与妈妈都是每个人最亲密,最容易敞开心扉、情感共流的人。保护姥姥、妈妈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当电影凸显出她们在父权制度下所遭受的不公际遇时,也更容易戳痛大众。女性主义因此得以埋下种子。
从当下的阶段看,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仍处于起步状态。其进步,需要得到大众的一些宽容:接受男性角色被影视刻板化,接受电影的女性议题更直观,而非更深度的主义。
更重要的是,接受问题还没得到答案。
19世纪欧洲,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讲述了女主角娜拉出逃的故事。作为戏剧,易卜生并未探讨女性出逃后如何自立根深。
《出走的决心》的最后,女主角自驾踏上了旅途,得到了自己一直向往的自由,然后呢,车要一直开下去永不回头吗?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女性所能遵循的模板。
事实上,即便是故事原型苏敏,仍在披荆斩棘:想要离婚的她,被丈夫索赔50万,尽管最后协调到了16万,离婚手续仍未敲定。
但问题被拍出来、被看到,或许就解决了一半。女性主义电影,跟苏敏一样,仍在路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