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80亿的三株口服液,就因为一老农,直接在1年内“灰飞烟灭”
1994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方兴未艾,嗅到商机的三株集团应运而生。
凭借着“三株口服液”,三株集团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巅峰时期,三株集团的员工数量接近16万,年营业额超过150亿元,成为了当时国内最知名的保健品品牌之一。
而创始人凭借三株一举成为了中国首富,可这么大的体量,怎么今时就查无此人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给三株“致命一击”的,竟然是“一个朴实的农民”。
商业传奇人物
吴炳新,农民出身,在五六岁时就成了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磨练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机敏的头脑。
20岁出头的吴炳新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包头矿务局的会计,而他凭借过人的才干,步步高升,坐到了销售科科长的位置。
哪怕是坐到了科长的位置,可镶了金边的“铁饭碗”工作并不能熄灭吴炳新心中燃烧的创业热情。
吴炳新借着改革开放的势投身商海,最开始是小步试探,先做起了豆芽买卖,后面又延伸承包了糕点铺和小型商场,这些“蝇头小利”虽然让他赚了不少,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在1989年,吴炳新的儿子大学毕业,吴炳新凭借20年的国企生涯积累的丰富的销售经验,让他深刻了解了市场的运作规律,他将目光放在了保健品市场上。
父子二人先是从代理商做起,凭借吴炳新的出色营销手段,二人赚的盆满钵满,而尝到甜头的二人也不甘心还要掏一大笔代理费,于是二人决定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于是三株公司应运而生,吴炳新成立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了主打产品——三株口服液。
这款口服液其实主要功效就是调节肠胃的,可为了让产品从其他公司的口服液中脱颖而出,吴炳新对其进行了一番“精心包装”。
三株在吴炳新的重新包装下被赋予了神奇功效,堪比“仙丹”,像什么预防感冒、改善睡眠都是基本操作,更夸张的是还具有辅助治疗癌症、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神奇妙用,这些我们光想想,就觉得夸张到不靠谱了。
为了让三株口服液迅速占领市场,吴炳新使出了浑身解数,他独辟蹊径,开创了一套别具一格的营销策略。
在那个年代,所有企业抢破头的黄金时代广告播放权,吴炳新嗤之以鼻,他另辟蹊径选择了承包非黄金时段的长篇广告。
这些长达七八分钟的广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爱国企业形象+专家权威论证+患者现身说法”的三步宣传法,在信息闭塞的年代,直击消费者的心理,迅速在保健品市场中脱颖而出。
同时,吴炳新也没有放过线下的宣传机会,他深知更广阔的市场在农村,于是他火速针对农村情况建立了一个完整体系,由大到小层层递进,织成了一个超十五万人的销售网。
这些销售人员身穿统一的公司制服,深入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利用刷墙、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地毯式的宣传推广。
将广告打在任何一处能看见的地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老房子墙上,电线杆甚至旱厕里。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是效果,你还真别说,在吴炳新狂轰滥炸式的广告攻势下,三株口服液迅速火遍大江南北,销售额也以火箭般的速度飙升。
1994年,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额仅为1.25亿元,到了1995年就突破了15亿元,1996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亿元,其中60%的销售额来自农村市场。
而三株也成为了中国最耀眼的企业新星,吴炳新本人也在1997年当年被评为中国首富。
急速膨胀的财富和名声,也让吴炳新翩翩然了,他满脑子都是加大力度捞更多的钱,完全忘了身为一个人,一个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诚信经商。
三株口服液本身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以及当时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为三株帝国的崩塌埋下了隐患。
隐患很快就爆发了。
深信不疑的患者
1996年,在湖南常德一位老人饱受尿频症折磨,四处求医问药,可病症却始终不见好转。
而三株铺天盖地的广告充斥着大街小巷,一句“包治百病”的口号更是撩拨着这位已经被病症折磨得不成样子的老人的心弦。
老人名叫陈伯顺,看着口服液的这些描述动了心,花光积蓄购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期待着奇迹降临。
可你我都知道,这世上哪有什么灵丹妙药能真正做到“包治百病”?
三株口服液的宣传,不过是利用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编织出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高价将口服液买回家的陈伯顺满怀希望地喝下第一瓶口服液,神奇的事情似乎真的发生了,他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胃口也好了起来,难道这玩意儿真的如他广告语所说的那样包治百病?
这让陈伯顺对三株口服液深信不疑,将其视为救命稻草。
好景不长,当他接着往下喝的时候,尿频的症状再次袭来,同时,出现了皮肤过敏的迹象。
此时的陈伯顺,已经被三株的“谎言”蒙蔽了双眼,他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选择就医,而是接着坚持服用三株口服液。
直到第八瓶下肚,陈伯顺的全身开始溃烂,家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急忙将他送往医院。
可一切都太迟了,陈伯顺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葬送在三株编织的“包治百病”的美梦中。
陈伯顺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那个保健品市场野蛮生长的年代,类似的悲剧不断上演。
三株口服液,也是这场闹剧中最疯狂的演员之一。
面对陈家人的控诉,财大气粗的三株集团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试图用金钱平息此事,但陈家人并没有妥协,坚持要为陈伯顺讨回公道。
常德老伯事件的爆发,将如日中天的三株集团推上了风口浪尖。
随着事情的发酵,三株口服液的销量开始下滑,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执迷不悟地进行着虚假宣传。
1998年3月,经过漫长的诉讼,最终判定三株集团赔偿陈家人29.8万元。
这一判决结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对于三株虚假宣传的广泛讨论。
各大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彻底揭露三株集团“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三株集团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销量更是急剧下滑,从巅峰时期的数亿元,骤降至几百万元。
三株集团提出上诉,最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以三株胜诉告终,可事情的结果已经没有人在意了,胜诉结果也无法挽回三株帝国的颓势。吴炳新一手建立的保健帝国被毁于一旦,三株集团的兴衰,也是一个关于诚信的警示录。
小结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三株集团选择了铤而走险,用“包治百病”的谎言,收割财富,最终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哪怕后续三株胜诉了,可一旦虚假宣传的事件成立,那么形象自然在民众心里大打折扣,没人再愿意听一个“虚假”的公司在说什么了。
所以三株不是毁在一个“老农”身上,而是毁在自己“虚假宣传的谎言”里。
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应该擦亮双眼,不要轻信虚假宣传,要理性消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有些夸张的宣传标语更要警惕。
毕竟自己想想,哪来一瓶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丹药也不过如此吧。
三株集团的悲剧,提醒着我们,诚信经营,方能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