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的父母不让她学医,“医二代”讲述行医高光时刻
作为“医二代”,父母最初并不希望她从医,她用热爱和行动说服父母,借父母坐诊机会,去医院“见习”,茶余饭后和父母讨论病例,挖掘更多学习机会。“学医是我的兴趣,持续学习让我在专业层面更上一层,继而能更好地解决病人的问题”。本期《略知二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粟珺分享她的从医之路。
讲述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粟珺
治愈患者病痛是行医高光时刻
我父母都是医生,我时常调侃自己是 “医二代”。
父母都是医生,没想到一开始却是我学医路上的“阻力”。医生的工作并不轻松,有很多夜班;学医仅大学阶段就有几十门专业课,还需要终身学习,这些在我父母看来都并不轻松。在父母那一辈,医生更被大家所尊敬,他们见证着医疗的快速发展,也亲身感受到从医不易,所以他们刚开始并不希望我踏入这个行业。
高中时,我和父母讨论未来就业方向,列举了很多理由去说服他们。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医生,这个职业很稳定;医生靠专业技术把患者的病看好、看明白,这是当医生比较有吸引力的地方;我希望成为家里的“健康守门人”,如果家里谁有健康问题,我能帮助大家解决病痛……最后父母也就依了我。高考后到大学阶段的所有假期,我都跟着父母出门诊,在医院“见习”;饭桌上和父母讨论一些常见的病例。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抱着能更好地去解决病人问题的初心去学习,这个过程充满了动力。
靠专业技术做好本职工作,把患者的病诊断对了,用药效果好,患者短时间内恢复状态,给到我正向的反馈,就是做医生的“高光时刻”。
之前有个香港来就诊的患者,病情稳定,定期复诊也比较规律。有一次提前半个月来挂号,我以为他的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想到他来医院就是因为快到圣诞节了,提前给我送节日祝福,当时还蛮感动的。平时和患者接触中,有不少类似的感动瞬间,在工作的细微之处,感受到来自患者的支持和认可。
疾病防治需形成社会合力
记忆门诊会接触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我们也称老年痴呆。患者最初健忘的症状容易被忽视,被认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等个人行为存在明显异常的时候才被家人发现,比如日夜颠倒,自言自语,认为家里有人偷他的东西等等,已经属于重度痴呆的阶段了,再去就医已经太迟了,那时候再去干预,使用任何药物,效果都不是很好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该病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主要影响60岁以上老年人。当疾病发展到重度阶段,还会逐渐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长期卧床不起,直到因为各种并发症而去世。
我奶奶也是老年痴呆患者,在确诊后家人照顾了她十几年,病情发展到后期,她已经认不出任何家人,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专门找了两个保姆照顾她。正因有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经历,所以在面对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时,我会对患者和家属作更细致的科普和叮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给他们,希望能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尽早干预,积极就医。如果患者确诊为老年痴呆,整个病情发展过程对患者和家属,都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
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对于老年痴呆的防控非常重要。研究显示,40%的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通过干预治疗延缓和预防的。对医生而言,除了在医院诊疗患者,还要把老年痴呆的防治科普延伸到社会公众层面,提升公众对老年痴呆的认识和了解,让大家知道老年痴呆的相关症状,提升早诊早干预意识。
我们在坐诊之余,也会通过基层义诊、健康大讲堂等形式进行科普。医生日常的科普受众有限,更多针对定向人群,要把疾病防治的“触角”延伸到公众身边,还需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提升大众的健康素养。
之前有一档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明星携手几位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服务生”共同经营一家可能会上错菜的餐厅。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大众的讨论和关注,也促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宣教、科普,但相关的社会科普力度还远远不够,要让高发人群有意识去检查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重视相关疾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提倡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预防,对减轻社会、家庭和患者的负担十分必要。
统筹:南都记者 李榕
采写:南都记者 谢萌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通讯员:帅菲斐 王璐鑫 吴文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