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社区农场不再科幻,集装箱植物工厂来了,可实现下楼种菜
普通人距离操作植物工厂种菜有多远,解晓巍用一个20尺集装箱给出了答案。他将4.2㎡设备间价值最大化。在这里,你用5升量筒稀释出营养液,接着在基质穴盘播种,后将淋了营养液的种子后移至育苗盘,避光发芽即送入种植间。后期,在数字化系统输入温度、风速等数据,动动手指完成浇水、施肥、调光、补温等工作。这一切均写在标准化操作手册,“一键种菜”照进现实。 这是解晓巍所在的叶菜侠队为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爆改”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它有个贴近社区文化的名字:“口袋农场”。植物工厂不受天气影响,可实现长期稳定供应。他还准备在设备间装上冷风柜,后仓种植,前仓销售,社区居民有自己的“3D社区农场”,可随时下楼“偷菜”。 经过四年的发展,“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已从探索期迈向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产业派”团队的加入。今年,大赛向产业前端延伸,引入集装箱改造环节,强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有商业落地经验的“产业派”队伍为大赛带来不少惊喜。
进入决赛6支队伍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已在光明花博邨投入使用。
叶菜侠队设计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名为“口袋农场”。
交付普通人能操作的集装箱植物工厂
“你们每一株植物的日累计光照量能保证吗?”“定制的灯管花了多少元?”“每平方米的造价是多少?”“你的坪效怎么样?”9月20日,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在上海崇明的光明花博邨启幕,6个喷涂不同名字和品牌标识的集装箱首次亮相。每个队长站在门前,现场接受评委们的“拷问”。
新技术终究要落地,走向现实。从四届大赛的考核维度来看,主办方越来越重视应用实践。除了高产优质节能,本届大赛的核心正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结合,主旨之一是推出可复制推广智能化集装箱植物工厂方案。
这就要求参赛队伍既要将自己的技术沉淀巧妙地融入到硬件之中,还要有与之配套的商业化方案。上述变化吸引有植物工厂商业化落地方案的初创公司参赛,他们也是评委们现场点评的重点对象。
叶菜侠队在每个种植单元安装了遮光帘来缩小不同位置的光强差。
参赛团队将箱内空间划分为设备间和种植间。叶菜侠队的4.2㎡的设备间是6支参赛队伍中最大的。在其他队伍为提高产量而选择弱化设备间,或是直接去掉时,解晓巍却坚持留下了占箱体总面积约1/4的设备间。“这个前仓的设备间为什么这么大?”从叶菜侠的种植间退出后,有评委直言,“这会不会影响产量?其他队伍极力简化设备间做大种植仓”。
但比赛名次不是解晓巍的最终目标,做普通人能操作的集装箱植物工厂才是。这也是他们为国内外客户交付不少集装箱植物工厂后得出的经验。“现实中,操作的人并不是博士,而是不懂光合作用,不知道进水量是多少的普通人”。
叶菜侠的客户多是政府、学校、房地产开发商,三者对集装箱植物工厂的定位分别是民生基础设施、教育培训产品、社区增值配套服务。此次参赛,解晓巍索性以社区为场景打造了社区“口袋农场”,一个物业或社区管理人员能操作的集装箱植物工厂。
“名次不重要,细节我必须给他拉满。”解晓巍在朋友圈写道,有点强迫症的他在设备间埋下不少“彩弹”。南都记者留意到,设备间备齐了肥料、工具盘、操作工具、清洗工具、监测工具等所有物料,并进行标签化处理,让人一看就知道其用途,从而方便种植者在种植仓实现“傻瓜式”操作。
叶菜侠队预留的设备间内,放置各类供操作员使用的工具。
此外,叶菜侠交付硬件的同时,开发了可供所有客户使用的数字化系统,操作者只需按照标准手册,输入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即可实现“一键种菜”。
他还想在设备间放置一个超市中常见的冷风柜来卖菜。在他的设想中:后仓种植,前仓销售,长期供应,产销供应链稳定且缩至最短。电子农场落地现实,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3D社区农场”,上演真人版“偷菜”。
商品化是最终出路
“口袋农场”背后是解晓巍植物工厂的商业化梦想,也是2020年创办叶菜侠科技后一直在做的事情。“坪效”“投产比”“SKU数量”“卖货”“变现”这些他挂在嘴边的词,让他更像一个科班出身的投资人。
与其他团队不同,他并非农学专业,也不是“码农”跨界,大学读的是古典吉他。从小到大,他唯一与农业相关的爱好是种水草,不惜花费精力研究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不曾想过会以农业为生。
但出生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所在的山东潍坊,“务农”就像考公一样顺其自然。“毕业没多久去了一家头部农业公司,做总经理助理”,他这个门外汉对农产品商业化有了极大兴趣,负责公司运营工作,“我们把精包装蔬菜做到了山东前三”。
第一次参赛的解晓巍来到现场,与组装好的“口袋农场”合影。
入行后,他才知道,看着生菜苗们集中发芽、长成幼苗有多治愈,种菜变成了打心底喜欢的事情。其间,他积累了生鲜品牌运营经验,也到荷兰看过数据驱动下的现代农业,有了更多商业化的想法。“外行不是坏事,反而可以跳出农业看农业”。
植物工厂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生产新方式,在追求高效、高产、高质种植的同时,对技术系统和使用设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成本走高。在他看来,植物工厂的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制造者有商品化意识,考虑消费者需求,种植与传统农业差异化较大的品类来寻求突破。“商品化才是唯一的出路”。
另一支“产业派”队伍——墨泉队有同样的思考。他们在集装箱植物工厂种植的豌豆苗已出现在上海的家庭餐桌。卖菜是他们的业务之一。目前,他们与科研机构一起种人参、中药材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墨泉队融合中西方技术的旋转式栽培架吸引了全场目光。
两支队伍期待成果落地在数千或更大型植物工厂。“我们与上海农投签了协议,在上海建立占地35亩的植物工厂,年产量可以比大田种植实现倍增。规模效应之下,商品价格下降,未来有可能上架拼多多等平台和线下商超。”墨泉队队长秦楚汉说。
“我们希望大家为产业化推广而创新,而非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是比赛的核心,也鼓励更多的初创企业出来”。贺冬仙对“产业派”的商业化方案印象深刻,她提到,两支“产业派”队伍在高附加值品类探索、市场化方面有不少创新理念。
寻找盈亏平衡点
由于集装箱内的植物生长环境完全由人工制造,这就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设备和技术成本,后期运营维护费用也不低,导致植物工厂较传统农业成本更高。对此,“产业派”有自己的商业化尝试和坚持,参加多届大赛的“学院派”则持续创新技术来降低能耗,向盈亏平衡点靠近。
上海农科院队的坪效令不少队羡慕。第二次参赛,他们与专业公司合作,反复调整方案,最终落地一套共6层的可移动式垂直吊挂栽培架。从植株的育苗期到成长期,这些架子逐渐展开,可为每架生菜留出20厘米的生长间距,整个空间至多种植1600余株生菜,是目前6支队伍中种植数量最“激进”的方案。
上海农科院队可移动式垂直吊挂栽培架在植株成长期能延展开。
“通过高速流动的液体将植物灯产生的废热导入集成管道,可以实现冬夏反向调温,降低能耗”。“采用五面保温、双面彩钢卷板和高效制冷机组合,预计综合能耗能够降低25%”。每支队伍都是十足的“细节控”,一年又一年改进和创新,向盈亏平衡点靠近。
“青年人才的创新思维、科技能力和科研精神对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拼多多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发展官朱政表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致力于探索具有前瞻性的农业发展新路径。“我们希望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投身到农业领域,打破行业壁垒,利用技术专长,跨界赋能,为农业注入新活力”。
每个改变,都意味着在探索未来农业的道路上又朝前迈进了一步。这批为推动植物工厂发展而努力的新农人,正在用行动打开垂直农业的想象力。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